第44章 堂姐的新婚夜 婆婆要回国了(第3/4页)
刚刚尝到点滋味,怎么能舍弃,林有富赶紧郑重了脸色问:“妈,您这话从何而来?咱们有事好商量。”
林奶奶把林雪艳婚礼上宋桂枝的事,讲了一遍。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林有富惯性的和稀泥性子,又上来了,先就质疑老母亲:“妈,桂枝也不一定是故意的。可能就是赶巧了呢?”
林奶奶又像笑,又像没笑:“我也没说她一定是故意的。是梅子的事儿太重大,以后帮梅子管事儿的人,手里是要过大钱的,我信不过桂枝。换个人管吧,让她大伯有贵管,你大嫂虽然脑子慢些,为人比桂枝还是强一些。”
林有富知道老母亲说到做到,顿时心里发慌,失了主张,想服软求情,脑子根本不够使,话都在和稀泥的路上跑:“妈,桂枝进门这么多年,也不容易……”
林奶奶笑一下:“就是因为不容易,我才让你们一家三口好好过。只不过不要再沾梅子的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影响过日子。”
林有富垂了头:“妈,容我再想想。”
其实他内心已经差不多定了方向。虽然他的生活会因此急剧变动,但宋桂枝这么多年欺压他,不把他当人看,离了她,他总算是又找回了做人的滋味。况且,又刚刚尝到了权势的甜头,哪能轻易放手。
只是不能那么快的表态,显得太势利,太绝情。
林奶奶见话已经说透,打发他走。
林雪梅从娘家回门回来,回到城里,小刘一箱一箱,一趟一趟的,从军用吉普的后备箱,拿出来娘家的回礼,琳琅满目的山珍野味,土特产,野菜野果。
数量之多,把陆天野看得惊心,埋怨起了林满堂:“老林这是干什么?是把整座山搬来了,还是把家里都搬空了?”
林雪梅笑着解释一句:“也不都是我家的。”
孙媳妇这么一说,陆天野仔细打量一下。
他见过山野货,见拿来的成色极好,品种又多,有些他见过的,有些连他都没见过,难免追问一句:“全村的都给你拿来了?”
乔远香也高兴,叮嘱林雪梅:“把这山货,选好的挑一些,给苏军长家送去。老太太待你那么尽心,这些东西她保准喜欢,可惜没处买去。”
陆恒坐在茶几边上喝水,少见的插了句话:“以后有地方买了。”
从来不说话的人突然说了话,这里头有文章,陆天野瞪了大孙子一眼:“说话别说一半,到底怎么回事?”
陆恒话说一半,已经算是超标,继续专注喝水。林雪梅也不方便自吹自擂,解释礼品的来源,小刘一见这场面,还得他插句话,把事儿说明白。
于是扬了个笑脸:“老爷子,您没猜着吧?这些好东西,是嫂子靠本事挣回来的。”
小刘跟说相声似的,勾起了陆天野的胃口,孙媳妇是聪明能干,有见识,可就算再有见识,一个小护士还是刚转正,能有本事挣来这么多东西?
陆天野兴致盎然,给小刘搭了一句茬:“你嫂子给人看病治病了?”
小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带了个得意的表情:“我就说您老猜不着吧。这一趟,嫂子回娘家,给父老乡亲们带回来挣钱的活儿,挣了个贵人的名声,十里八村都传开了。”
小刘绘声绘色,把三道沟和四姑娘岭两个村的事情,说了一遍,陆天野眉毛一扬,哈哈大笑,看向孙媳妇:“这个小同志,思想觉悟够用!文件刚下来,你就动起来了,反应够快的。”
林雪梅抿嘴一笑:“还不是跟您老人家学的?战场上,您的反应速度可不比这个慢吧。”
陆天野知道孙媳是见缝插针特意哄自己开心,更加高兴,忽然想起那天家宴,白秀莹第一次登门,自己和两个孙媳在酒席上的辩论。
忍不住感慨:“那天吃饭,连同你爷爷,咱们好几个人讨论这个大事儿。我说什么来着?经济是不是得搞活,不能管的太死?”
林雪梅也想起家宴那天的事,想起白秀莹特意拉自己下场子接招,忍不住一笑。
陆天野瞟一眼那些山货,越发觉得眼前的孙媳顺眼,跟得上自己的步伐:“你那时候就琢磨,要抓一个风口了吧?行,敢想敢干,知行合一。”
陆恒本来漫不经心,突然被陆天野这句话提示了什么,只是还不清晰,眼神深了一下。
陆天野一看,面冷的大孙子因为自己的话有所动容,话匣子更收不住:“那天秀莹说,得继续管,管到底。这也代表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想法,该解放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