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第4/5页)

真是出来游览北国风光的?

看来是他多心了。

定王就算是派人来试探他,也不该是蒋海,比如,眼前这位直隶总督,陶犇更合适。

陶牛牛特意在此等范毓馪,一见面就客气问好道:“范先生,好久不见。”

范毓馪客气恭维道:“陶总督,经年不见,再见已有虎啸之威,范某钦然佩哉。”

陶牛牛哈哈一笑,道:“我乃家奴,能有今日,多亏主子不弃,提拔信重,否则,我也只是一牵马小厮而已。”

范毓馪忙道:“您太谦逊了。”

哪有和主子同吃同住同学的小厮,定王可从来没拿陶犇当奴才看,就算不在定王身边,陶犇也混的差不了。

陶牛牛请范毓馪小坐,范毓馪打起精神来,知道戏肉来了。

陶牛牛亲给范毓馪斟茶,直入主题道:“我知道主子的意思,是想你放弃范玉柱,风光回朝的。皇上已经命礼部给你备好封爵位宝印、金册、爵服,只要范玉柱一死,你就是一等伯。”

范毓馪浑身一震,脸色煞白,双唇颤抖说不出话来。

陶牛牛等他回话。

然后,范毓馪始终说不出谢恩的话来。

陶牛牛叹道:“如此,你只能抱憾了。”

范毓馪:……

范毓馪突然问道:“可否告知,小女如今……如何了?”

陶牛牛挑眉,问道:“你想知道的是哪一方面?”

范毓馪:“……她的夫家,可还善待她吗?”

陶牛牛:“据我所知,她的夫君很爱护她,愿意用自己余生换她活命。如今他们两口子圈禁在西山,日子过的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范毓馪听到“爱护”二字先是松了口气,等听到“圈禁”二字,心又揪紧了,忙问道:“孩子呢?我还有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儿,他们现在如何了?”

陶牛牛:“在阿哥所,随范格格生活。”

范格格啊……

陶牛牛:“你还想知道什么?”

范毓馪:“……没有了,多谢。”

陶牛牛点头,然后起身,道:“我言尽于此,望君好自为之。”

目送陶牛牛离开,范毓馪心事重重向紫禁城而去。

弘晖在乾清宫见了范毓馪,君臣奏对密谈,再出来,范毓馪就是范伯爵了,总理万国来朝会。

在南海子行宫朱雀门,范毓馪见到了于振。

于振,浙江余姚人,雍正元年状元,现年三十六,正是一个男人最巅峰的年岁。

就像当年随使团去鄂罗斯的范毓馪,也是这个年纪。

当年殿试四策,让雍正帝钦点于振为恩科状元,在一个朝代,状元三年出一个,但往往,恩科状元只有一个,因为,皇帝只登基一次,恩科一般也只有一次。

于振可谓是风头无俩,之后四年,雍正帝也是对他破格提拔重用,但是,他是浙江科党成员。

他牵涉进了雍正四年的查嗣庭案,被雍正帝闲置了。

新帝即位,同样对他无感,他不仅是先帝的人,还是科党,新帝停了浙江全省乡、会两试,就更加不会用他了。

好好一个状元,可惜了了。

但在德亨这里,是不存在人才可惜的。

德亨硬是从诸多人选中,将于振这位状元郎给巴拉出来,让他去鄂罗斯接范毓馪的摊子。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先从万国会开始吧。

于振心下叫苦不迭,他不懂任何一门外语,他可以辞官不做,但他不敢。

况且,他也不想辞。

这可是万国来朝啊,看看范毓馪,他就能看到自己的以后。

所以,打起精神来干吧。

先从学习拉丁文开始。

对于振来说,学习拉丁文没有太大的难度,他博闻强识,图书馆里就有学习外文的教科书,再加上和耶稣教士练习口语,和理藩院学子们请教学习小窍门,在范毓馪见到他时,他已经能流利的用拉丁文朗诵诗歌了。

于振在范毓馪面前朗诵了一段,范毓馪为他鼓掌,笑赞道:“像是在唱赞诗。”

于振老脸微红,道:“就是跟耶稣教士学的,那什么圣母玛利亚的,学的我云里雾里的,只能依葫芦画瓢背诵,真正不解其意。”

范毓馪先是笑了一回,然后意有所指道:“其实,在国外,语言并不是最重要。”

于振精神一震,洗耳恭听道:“学生请先生教诲。”

范毓馪身子微微前倾,看着他的眼睛,道:“以一切手段,捍卫母国利益,这是我们的使命。”

“在中国,我们被叫做使臣,在欧洲,我们被叫做大使,外交家。”

“对诸方小国,行使皇帝陛下的权利。”

于振瞳孔骤缩,呼吸停止。

好一会,他才长长舒出一口气,敬畏的看着范毓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