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一轮圆月, 照万家团圆。
因是两重国孝家孝,新帝下旨,取消筵席参拜, 只在长春宫摆上几桌子,家宴赏月。
除了哀思太皇太后仙逝,太后无有不合,众位太妃、妃嫔、儿孙等都相劝一二, 也就罢了。
弘晖到的时候,人基本上都到齐了,众人分礼而坐,见皇后位子空着,便问道:“皇后何在?”
太后无可无不可道:“遣人来跟我告假,说是身子不舒服,未免扫兴,就不来了。”
弘晖眉毛都没动一根, 淡淡道:“罢了。将皇后位子撤下吧, 贵妃近些来坐。”
永璋面色有些发白,垂下头去, 坐在他下首位的永华不免心下叹息。
皇后这个时候闹性子,又能改变的了什么?
不给皇后生父封爵,是皇上乾坤独断,定有考量,皇后不思己过,反倒不参加家宴, 这是在给皇上脸色看呢。
但, 皇后此举, 除了让永璋难堪之外, 又有谁在意呢?
他这个做兄长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弟弟。
太后说了颂词,弘晖作为皇帝赏赐各宫月饼、清酒、瓜果等物,皇后宫中也没忘了,只是并无特别之处。
因为没有宴乐,取乐之处,便落在了小辈们身上。
从永华先来,永华舞了一段剑舞,配上姊妹琵琶、玉笛、古琴等乐器,不见半点靡靡之音,倒有金戈铁马风雷之声滚滚而来,舞完,整个长春宫大堂都肃杀了。
弘晖抚掌大赞道:“好!好!好!!”
太后也道:“倒是让我想起了圣祖时,皇上、定王、大公主、二公主、鸣晓丫头在圆明园牡丹台,给圣祖冰雪天献舞乐那次,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公主远嫁经年,此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了。”
弘晖握住母亲的手,宽慰道:“儿子已经派遣使臣去土尔扈特汗国给姐姐、十叔传信了,若无意外,她和十叔会随使团回京看望母后,母后莫要忧思了。”
太后摇头,拍拍他的手,理解道:“她是女王,就如你是皇帝,国家大事哪个不得你们来过问,哪里是说能走开就走的开的,若是你十叔能带来她的信儿给我,我就宽心了。我不过是感慨一句,你莫要让孩子们等急了,快赏。”
弘晖笑道:“母后觉着好,母后赏吧,朕就不争这个先了。”
太后横他一眼,道:“你是君父,你赏完,我再赏。”
弘晖只得赏了永华宝刀弯弓等,赏了女儿们宝琴乐谱锦缎头面金银,再勉励几句,太后再赏。
永华来了个满堂彩,为后面的小子丫头们献艺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个,是永璋。
永璋规规矩矩的,念了一手自己写的诗词,献上一副夜下湖中圆月图。画中,倒映在湖中的那一轮圆月在水波的荡漾下盈盈放光,如玉盘落水,十分的生动好看。
弘晖笑赞道:“朕跟定王,于诗词之道上平平,定王画匠作图勉强能看,朕连匠作图也画不了,不想朕的儿子有此诗才画才,当赏。”
赏了永璋文房四宝新书孤本诗词集等。
接下来就是年纪尚小的皇子们效仿寿星坐下童子嬉戏玩乐,逗得太后一笑,也有赏。
然后就是弘昀这些皇弟们。
弘昀已经开府,献了宝物奇珍,弘晖看了一眼,并没有露出欢喜状,太后收下,说了几句疼爱的话,给了赏,就过了。
弘时见状,便临时收起自己要献上的奇珍,改为说了一个笑话儿,虽然并没有很好笑,也没有很好的寓意,但弘晖还是给面子的露出笑模样,给了赏赐。
齐皇贵太妃悄悄松了一口气,所有人都知道,她的皇贵太妃来自女王,但女王毕竟不在身边,还好弘时机智,要不然,她们母子今儿晚上就要出丑了。
然后是弘历,弘历吹奏了一首江南小调,十分的悦耳,太后直笑道:“好个贵气佳公子。等过了孝期,配上舞姬翩翩起舞,就更好看了。”
弘晖笑道:“等明年中秋,或可如此。赏。”
熹太妃对儿子露出一个夸奖的笑容,也迎接其他太妃的艳羡赞美,对此,弘历只是礼貌回应,自斟自饮,怡然自得。
弘昼换上长袍褂,戴上瓜皮小帽,在腮下粘了一大颗黑痦子,痦子上还长了一根白毛,扮作天桥下的说书先生,快儿板小鼓齐上,说了一段儿单口相声。
他这扮相一出来,就笑的太后前仰后合,再配上他诙谐有趣儿的声音,逗的人更可乐了。
这单口相声吧,内容不需要多么有趣儿,关键要看说的人能不能逗的人笑,只要听的看的人笑了,那就是大师。
太后将弘昼叫到身前,扳着他的脸细看,笑对弘晖道:“难为他怎么学的那么好,定是下了苦功夫了。”
弘晖也笑的酒都撒手上了,边用帕子擦手,边道:“他跟弘旦两个,整日里逃课逃学,原来是去学这些个去了,朕是该罚呢还是该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