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第2/3页)
允祥忙道:“我不是渴了,不用费心……你说是不是奇了,昨儿内务府郎中押送送来了正月和二月两月的淮河关税银,居然比往年多了整整三倍!”
德亨笑着接下这个新话题,道:“中间拦截的少了,收到朝廷手里的自然就多了……”
留李卫自己在德亨府上滞留,允祥告辞离开,有些郁郁的走在大街上,轿夫抬着轿子跟在后面。
一阵又急又快的铃声从拐角处胡同里传来,不待允祥反应,从胡同拐角处倏地冲出一辆自行车,风车电掣般朝着允祥冲过来。
街上其他行人见到后都慌忙躲避,唯有允祥,一错脚,先避让了正面冲势,一脚抬起,就要从侧面踹向骑自行车的少年。
躲?
他十三爷走在大街上,从来就没有躲一说。
在这内城,从来都是别人躲他,他何曾躲过别人?
在战场上杀敌,在围场上打猎,敌人、猎物冲到眼前了,要躲开吗?
他要是敢躲开,先帝的巴掌就该扇过来了!
所以,冷静应对,反杀回去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允祥脚才抬高,刚开始蓄力,就被一双手猛然拉到一边,允祥被迫顺势后退了一步,让那骑自行车的少年从他身边擦过去。
时机已逝。
允祥冷喝道:“将那恶少年给爷拿下!”
轿夫听令,放下轿子就去追那少年,但那少年早跑没影了。
允祥:“去步兵衙门报案,务必要将这恶少年给爷找出来。”
仆从应下。
这个时候,允祥才转头,看向拉自己的人:“亮工?”
拉允祥,阻碍了他那一脚的人正是年羹尧。
新帝登基,为了平衡新旧势力,雍正帝特允年羹尧回京为先帝送陵,年羹尧安排好四川事务后,于几日前回到京城。
雍正帝对年羹尧十分信任,并委以军国大事,年羹尧本人能力上也对得起这份信任,已经是养心殿常客。
年羹尧先关心允祥:“您方才没受到冲撞吧?刚才事态紧急,臣情急出手,还望见谅。”不管是语气还是话语都十分的谦恭。
允祥心道,你要是没拉我那一下,倒霉的绝对是那个骑车的少年,面上和煦道:“无妨,你也是好心。你怎么在这里?”
年羹尧见允祥上下确实没磕碰道,就道:“臣府邸就在附近,趁着今日皇上没有宣召,去做些采买。”
年羹尧因为年贵妃,也是因为他在征准噶尔时立下的功绩,被新帝赐封三等公,赏世职。如今年府已经是国公府,一应规制都要提升,他说去做采买,可不是去买菜买文房四宝这么简单。
允祥点头,给他介绍道:“朝阳门内老君堂那边有一所很大的应制店,你可以去那里瞧瞧。”
从“应制”这两个字上,就可以知道,这家大店,专门做府邸改制生意的,从国公府变作贝勒府,从郡王府变作贝子府,所需所求,一家店都给你包圆了。
老君堂就在朝阳门内,紧靠朝阳门大街,所以,这里面做的更多的,是木制家具生意。
支持定做,保证保工保料,和内务府一个工艺水平的。
年羹尧道:“原本就是去那里看看的。”
这家应制店,别人不知道幕后主家是谁,他是知道的。这是弘晖和德亨两个合力开的店。
听说,他的外甥,八阿哥弘晟出生后,为表庆贺,弘晖阿哥还特地送了这家店的半成股份做贺礼,说是哥哥送给弟弟的“奶粉钱”。
合着早夭七阿哥那一份,已经三岁的八阿哥手上,有这家店一成的股份。
一成股份的“奶粉钱”啊,弘晖阿哥做事真有意思。
听说这家店生意很好,银子赚的哗哗的,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这个做舅舅的,也来添一份。
毕竟,从谁手里采买不是买呢?
也是亲眼看看如今这京城的变化,今日兴致高,他就自己带着家仆出门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年羹尧还是小心谨慎的,给自家府邸改头换面是老老实实出银子买的,而不是自恃功高后,骄横跋扈等着人往府上送。
原本以为允祥会对那个不知道是谁家的少年大发雷霆,并发一堆牢骚的,但允祥似乎有心事,只是让人去步兵衙门报案了事。
陪着兴致不高的允祥走了一截路,在大路口,允祥向西,年羹尧继续向南,两人分开。
目送允祥的背影离开,想着遇见允祥的地方,年羹尧猜测,这位一飞冲天的十三王,应是从定王府邸出来的。
镶黄旗这一片,能让十三王亲自去拜访的,一个是潜邸雍王府,另一个,就是定王所居国公府了。
若是雍王府,十三王不会走北小街。
十三王去定王府邸上做什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