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第3/5页)

不是两万人,是两万户!

按照一户老中幼五人来算,两万户,就是十万口人,而一个健全的家庭当中,一户五人显然是最少的,那么,两万户,算人口的话,绝对要超过十万人。

康熙帝手指敲击着大腿,闭目养神,道:“近些年,河南、山东、湖广等地汉人齿口增加迅速,耕地就那么多,他们没吃的,就频频在地方聚众闹事,今年平了明年还闹,一年复一年,越来越难以管束了。”

所以,康熙帝的意思是,将这些增加的人口都迁移走,人口少了,继续耕种原有的土地,就不会吃不上饭,就不会闹事了。

德亨沉默一瞬,小心问道:“一下子迁移这么多汉人去土尔扈特,会不会…对我们不利?”

康熙帝睁开眼睛,看了一脸紧张的德亨一眼,笑道:“你还是年轻,想到了一,没有想到二。按照你给朕看的堪舆图,土尔扈特远着呢,中间不仅隔了好几块草原,还隔了一个哈萨克和准噶尔,有准噶尔做屏障,这些汉人不安分又能怎么样?”

“而且,两万户而已,能走到的,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呢。”

在康熙帝眼中,两万户,真不多。

德亨:“……皇上英明。”

所以,康熙帝的意思是,你们汉人不是不安分吗,不是总是聚众闹事抱不平吗,将你们迁移去欧洲,有命走到的,再不安分,就对着那些欧洲人不安分去吧,哈哈。

既然康熙帝有此想,德亨挪了挪屁股,身体前倾,带着期待求道:“皇上啊,您看,咱的庙屯还缺人呢,西伯利亚那地方可是大的很,您让我做海运总督,我手下不得有一支水师啊?您一下子划拉走了两万人,不得给我补一补?”

康熙帝失笑,道:“等户部送来人丁册,你自己划拉吧,记住,他们只能去鄂城和库页岛、虾夷岛这三处,不能入庙屯和黑龙江。”

在康熙帝眼中,鄂城和库页岛、虾夷岛这三处,都是苦寒中的苦寒之地,将那些汉人迁移过去,无异于发配,还不如跟着卓克陀达去欧洲呢。

至少去了欧洲,可能还有一条活路。

去西伯利亚?

自寻死路。

惊喜来的太突然,德亨缓了一会才让自己的面部维持着平静中略略失望的神色,道:“好吧,我都听您的……”

在三月和暖季节,卓克陀达带着自己的额驸,德亨带着自己的小妻子,跪别父母,要离京,各奔东西了。

是真的各奔东西,卓克陀达向西,德亨向东。

在京城郊外,德亨问德隆:“你真的不跟我去庙屯看看?夏天的庙屯温度适宜,景色秀美,你不去看一看,真是可惜了。”

德隆笑道:“真不去了,我都听裕亲王说了,你那里好是好,就是太荒芜了,我过不惯那样的日子。我还是留在承德,守好你的一亩三分地,你回头也好有个拿钱提货的地方。”

德隆说的是实诚话,胤禩走了之后,承德织造局,从占股上来说,德亨一人就占到了六成以上,是绝对的大股东。

承德织造局,从名义上来看,已经是德亨的了,但德亨本人不在承德,他甚至都不在京城,他在庙屯,鞭长莫及。

那这实际上,织造局就不是德亨的。

作为好兄弟,德隆得替他看着这个钱袋子。

卓克陀达离开,承德织造局改由德隆接任,简王妃欣喜若狂,他们一家终于可以团聚了。

如今胤禩倒台,雅尔江阿算是完全脱离了监控期,又重新回到了康熙帝的视线中。

只是被冷待了这么多年,雅尔江阿对重新当差掌权有些兴致缺缺,倒是对扶植自己的两个嫡子和培养儿孙很感兴趣。

将世子永谦送去康熙帝身边做侍卫,代父当差,雅尔江阿自己就窝在承德,为康熙帝打理避暑山庄。

康熙帝也都由着他。

德亨已经邀请了德隆去庙屯好几回了,德隆仍旧是拒绝,德亨只好作罢,还道:“你要是哪天想去了,跟我说一声,我派人来接你。”

德隆:“好。”

对弘晖,德亨道:“你册封世子那日,我恐怕不能去贺你了。”

康熙帝对弘晖和根扎布多尔济的当差很满意,回来后,康熙帝给根扎布多尔济指婚胤祉的长女郡主为嫡福晋,册封弘晖为雍亲王世子。

根扎布多尔济的赐婚已经张罗起来了,弘晖的册封就要选日期,再行大礼。

康熙四十八年,胤禛年初晋封雍亲王,到了十月颁金节时候,才一总的行了册封大礼,期间几乎等了一整年,也是让人煎熬。

还不知道弘晖这个世子册封日选在什么时候呢,但德亨是一定不能参加了。

弘晖大婚时候他没能参加,现在册封世子这样的大事他又不能参加,德亨对好兄弟很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