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一上午都在府里和父母家人享天伦之乐, 晌午之后,德亨和萨日格一起出门,去新建好的俄罗斯学馆参观。
新的俄罗斯学馆建在朝阳门内, 罗刹庙旁,占地不甚大,但,特别显眼。
因为相较于中国建筑的天圆地方和方正对称, 这个新学堂,是六面圆柱形的,顶端,是一只彩色洋葱头,建筑的颜色,也是红、绿、白三色相间的。
这与其说是个学堂,不如说是个东正教堂。
德亨看着这个浓烈东正风格的建筑,一时间还以为是到了莫斯科, 他问道:“这是半年内建成的?”
孙来旺略有得意, 笑道:“是花用四个半月时间建成的。”
德亨倒吸一口气,脱口而出道:“花了多少银子?”
孙来旺:“…除了购买木材花费三千两纹银, 其他地砖、方砖、瓷砖、玻璃等,都是咱们东石河屯自己烧的,除了费些人力,并未有多余花用。”
德亨喃喃:“这亏,可是吃大了。”
孙来旺原本是邀功的,他爹孙州, 原本是镶黄旗汉军包衣, 他们一家以及其他几家一朝被分给了叶勤做包衣, 他老爹跟着叶勤, 他作为儿子,就理所当然的跟着了小主子大阿哥国公爷德亨。
要孙来旺说,他可比他老子孙州前途远大多了,所以,对德亨的吩咐,能出十二分力,他绝对不出十分力。
五月临北巡前,康熙帝下旨内务府督建俄罗斯学馆,德亨也让孙来旺在旁协助,目的是不让内务府拖欠工程进度,但没让你将整个建筑工程包圆了啊?
孙来旺自认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建成了这么一个具有异国风情的学堂,会得到主子的夸赞,谁知道,竟是……
办砸了?
孙来旺面上笑容瞬间消失,心下开始缀缀了。
德亨还在问他:“内务府可有出银两?”
孙来旺:“内务府除了购买木材的三千银子,还出了一千银子付钱粮。”
德亨:“内务府本来就有木材,还需要另出钱采买?”
孙来旺:“这个……花银子,都是要名目的。”
德亨恍然,行了,这三千银子到底去了哪里,有着落了。
左右不过是内务府的人分贪了。
弄到最后,真正出钱出力的,竟只有德亨自己。
别说,这东正教风格的学馆,正经建的不错。
学馆一共分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两层是学习、工作区域,第三层就是那颗洋葱头,内里是小小一个圆弧形的空间。
进门就是做弥撒的大堂,也是大课堂,地上铺着灰扑扑的正方形地砖。将石灰石和黏土高温煅烧,然后和炼铁后的废弃物铁矿渣充分搅拌、冷却、粉碎,最后就得到了
水泥。
说起来挺简单,东石河屯的窑厂和琉璃厂已经尝试了近两年了,可能是混合比例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煅烧的问题,还有可能是铁矿渣里面铁的含量问题,总之,一直到现在,还都没有成功弄出粘合性极强极硬的水泥来。
但是,实验添加石膏等原料后,倒是烧成了一种堪比金砖的砖石,可做室内铺地用。
相比于金砖的高规格和烧制时间长、价格昂贵,和青石板石材的采集、运输困难、成本高昂,这种灰地砖可就物美价廉多了。
毕竟,都是用废渣回炉烧制而成的,既不需要某地特产的黏土、也不需要长时间制作,它只要一只高温炉窑就行了。
而现在的大清,高温炉窑必备的焦炭,炼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德亨印象中的那种粉质细腻的水泥还没有出现,但和铁矿渣混合的半成品,和沙子混合后,半点不影响铺路使用。
效果如何,等过两天他去东石河屯看看就知道了。
就眼前课堂地面铺的灰地砖而言,绝对可用了。
是时候投入市场了,德亨在心里打算着。
德亨和萨日格在孙来旺等人的陪伴下看了摆了两列桌椅的大堂,然后去到各小学堂去参观。一间小学堂里,正在上课。
一个传教士,正站在讲台上,给下面做了二三十个人的少年学生讲代数,用的是拉丁语。
见到德亨一行人,教师停下讲课,眼神陌生的看了眼德亨,然后实现落在了萨日格身上,然后低头行了一礼。
学生们可就热情多了,纷纷起身,行弟子礼,口呼:“学生见过德公爷,见过大师姐。”
德亨:……
德亨低头看着头都要扬到天上去的小丫头,挑眉:
大师姐?
萨日格重重咳了一声,倍儿有派头的说道:“都坐下吧。”
“是,大师姐。”众学生纷纷落座。
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德亨。
德亨煞有介事的点头,道:“甚是勤勉,很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