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差不多快天黑的时候, 叶勤和福顺一起回了牛角湾胡同。

近日康熙帝下旨,褒奖了家境殷实者在八门之外城郊施粥棚赈济灾民之举,只是, 有的人家粮足米好,有的人家粥薄米差,竟致使“施与未均”,趁机销赃谋利、灾民议论纷纷之事。

现派出镶黄旗国舅佟国维、正黄旗内大臣明珠、正白旗尚书马尔汉等主理赈灾之事, 其他五旗、著派大臣家计殷实者监赈,内务府大臣亦将内务府之人分为三处,“俱令殷实可托之人监赈。”

在这个督察院为州县粮仓之内粮谷霉烂之事忙的焦头烂额,各八旗衙门为赈灾之事费心耗情之时,一个小拨什库开了间胭脂铺子、建了座碓房舂米谋利之案被一个御史拿到了大朝堂上说了一嘴。

康熙帝盯着这个御史看了半天,在将这个御史盯的满头冷汗两股战战之时,康熙帝着督察院审理此案。

既然是督察院的御史参的,那就督察院审吧。

督察院左都御史立即出列推拒道:“丁香胡同的‘丽容斋’胭脂铺臣听说过一二, 是宗室辅国公德亨开的, 小拨什库福顺乃是德亨之娘舅,亦属八旗官兵, 这……督察院不便查理此案。”

被参之人连带宗室,咱们督察院可管不着呢,皇上您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康熙帝道:“那就由宗人府协理。还有何事要奏?”

虽然没有将这么个小案子彻底推出去,但有宗人府协理,左都御史也很满意了。

先让宗人府去断,最后由他来核实最终案卷, 如果没有检查出硬伤和明显的漏洞, 他直接在上面签字盖大印就行了。

呵, 一听就知道那个小国公这是被人搞了, 神仙打架,他这个凡人就看戏围观就行了。

这么个小案子,宗人府这边审的很快,最后将审核结果报到了胤祹这里。

宗人令雅尔江阿和显亲王衍潢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已经赶赴承德出公差去了,雅尔江阿不在,宗人府这边总不能停摆了吧。

康熙帝扒拉了一下自己能当差的儿子,将即将弱冠的十二阿哥胤祹给扔了过来,要他总理宗人府事务。

为什么不是更年长胤禟或者胤礻我呢?

康熙帝问过九儿子了,九儿子胤禟不想过来,他对处理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之事不感兴趣,也没那个耐心。

胤礻我?

康熙帝更不放心这个十儿子,思来想去,还是性子安顺为人和善的十二儿子更能用一些。

于是胤祹就不用再继续读书,每天去宗人府坐镇去了。

宗人府这边,除了胤祹坐镇,手底下还有四大主事,分别是出身安郡王府的华圯、出身显亲王府的成信、裕亲王保泰、恭王府的多罗贝勒海善。

在三月份之前,裕亲王保泰和多罗贝勒海善因为有父孝在身,非必要情况,两人都窝在家中守孝,出孝之前,是不用来宗人府当差的,一切事务都由华圯和成信两人代劳。

但在三月初的时候,华圯的亲叔叔已革郡王蕴端病故,华圯在家礼丧,所以,宗人府这边,就是胤祹坐镇,成信带领手底下的大小宗室们干活了。

比如处理处理分家分产这样的家务事,以及审理审理诸如宗室打死人、偷娶民女混淆皇族血脉这样的案子。

诸如福顺这样的,因为做生意太赚钱被御史参一本的,着实少见。

成信是衍潢的大哥,也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因为衍潢能耐,康熙帝大手一挥,不仅提前给成信封了个辅国公的爵位,衍潢前脚去承德,他后脚就得了一个宗人府主事的差事。

一看就是康熙帝补偿衍潢,让他不在京之时,显王府能有成年男子出面理事。

这才是帝王的恩宠。

之前说什么因为衍潢年纪小就只让他在家闭门读书,一大家子都在京城官场销声匿迹,纯粹就是人皇帝想削显王府的权了。

成信也才来宗人府,刚摸清宗人府的门朝哪开呢,就接手了这么一个“与民争利”的案子。

胤祹在上,成信在下,摆弄着福顺的案卷,啧啧叹道:“这案子不简单啊,谁不知道这个‘丽容斋’是皇上默许开的,算是给小德亨的赏赐,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当朝捋皇上的虎须?”

胤祹:“……我怎么知道?”

成信被噎了一下,继续道:“案子很简单,就是旗人不务正业,经营商贾,有违祖制之事,他们拟的判决是罚俸半年。”

哈哈,一看这个福顺就不是靠俸禄吃饭的,这罚俸半年,罚了跟没罚有什么两样?

自己人还是向着自己人的。

但是,到底是谁在搞事儿呢?

不将幕后之人给揪出来,他愧对亲王弟弟照顾人家的嘱托啊。

话说,那个叫德亨的才是衍潢的亲兄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