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出了宁寿宫, 往西就是奉先殿。

奉先殿是爱新觉罗皇室家庙,里面供奉着爱新觉罗氏有史以来历代祖先。

太子妃从宁寿宫出来,步行至奉先门, 转身进入,穿过广场,步上白色须弥台阶,进入了香火缭绕的大殿。

今日元旦, 一早之前,奉先殿进行了大祭。

太子妃让喇嘛、和尚和萨满神巫暂且退下,自己捻起三柱清香,点燃,跪在了太子身旁蒲团之上,虔诚祈祷。

自奉先殿大祭开始,太子跪在祖先神位之前,就再未起来。

每年元旦大宴之前, 太子都会在奉先殿跪祖宗跪母亲, 一年都不曾落过。

年少时是思念母亲,现在嘛……

倒不是他真的有多么的虔诚, 或者有多么大的心愿想要祖先替他实现,他纯粹是喜欢这里的安宁。

跪在这里,他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面对,不需要灵魂拷问,不需要让谁满意, 只是跟个泥胎木偶一般跪在这里, 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太子妃闭眼祈祷完毕, 看了眼香火弥漫的如林神位, 自语几近无声:“我回毓庆宫等殿下。”

太子胤礽似是被惊醒一般,他缓缓睁开双眸,眸子里的神采慢慢归位,轻叹一声:“一起回吧。”

太子妃先起身,胤礽单腿起身,踉跄了一下稳住身子,才慢慢站直起沉重酸涩的身体,适应了一下,才踱步向殿门走去。

太子妃就这么站在一旁看着,不曾言语,也不曾上前帮忙搀扶一把,在他抬步之后,落后他半步距离,亦抬步离开。

夫妻两个在众祀神者恭送下,出了奉先殿,继续向西走,就是毓庆宫大门了。

再往西,就是乾清门。

毓庆宫在乾清宫和奉先殿中间位置,就好像儿子住在父亲和母亲中间一般。

胤礽在毓庆宫大门前停顿住,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自然没有人敢走在太子前面,所以前面空地,无人看到太子面上表情如何,借此判断他是喜是愁是怒是悲。

前面的胤礽不走,后面的人只能恭敬的候着。

路过乾清门以及从乾清门广场路过的宫侍、官员、命妇等人员,凡是见到胤礽驻足之人,都低头停在了原地,等胤礽先行。

就好像按了暂停键一样的诡异。

胤礽厌恶的皱了下眉头,抬脚进了毓庆宫宫门。

世界重新动了起来,无人在意太子是欢喜还是厌恶。

胤礽一路绕过了前殿惇本殿,回到了正殿,挥手让在此等候主子主母回宫的嫔、贵人、格格、侍妾等退下,很快正殿里就只剩下胤礽和太子妃两个,另外一个内侍在正殿外守门。

太子妃坐在属于她的主位,先开口道:“弘皙在皇上身边伺候呢?”

胤礽叹息道:“是啊,如今皇上看小辈们比看咱们这些做儿子的顺眼。”

太子妃笑了一下,道:“小孩子,都更招人喜欢一些。”

胤礽来了些许兴致,问道:“你见着德亨了?怎么样,真像皇上说的那样,天降吉相与我大清吗?”

太子妃想都没想一下,语气自然道:“就是个寻常孩童罢了,皇上为什么见人就这么说,太子应该最清楚才是。”

康熙帝为什么这样看重德亨,以至于后宫上至皇太后下至妃嫔们都对德亨礼遇有加,胤礽可是太清楚了。

今年可不是平静的一年呐,索额图终究还是被皇上给办了,紧接着就是山东发大水,冲破家园无数,东南匪乱横行,苗人相继叛乱,西北小型叛乱频发,疑似噶尔丹卷土重来……

这像不像是上天警戒?

康熙帝贵为天子,九五至尊,他也是会怕的,他也怕做错了事,以至于引发更大的矛盾,捅出更大的乱子的。

但康熙帝同时又是个心智坚定的人,他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早做,什么要做的彻底,他心里自有决断。

上天示警又如何?

他是天子,他自有办法平息这一切。

如果不能平息,那这黎民天下也只能受着。

因为他是天子。

但事情的发展证明,康熙帝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因为上天降下了神器,可以解炎夏之酷暑,又赐予了洗羊毛之法,衣冬日之严寒。

这明明是老天爷对他这个天子的奖赏啊!

这如何不让康熙帝欣喜同时,又信心倍增呢?

看吧,朕果真是真龙天子,是受上苍眷顾的睿智帝王。

胤礽用脚指头思考都能知道他的汗阿玛是怎么想的。

原本今年有两王之事,国家又各处都不太平,太后的千秋节都没办,冬至大节他随驾在西安府,更是潦草度过,到了元旦,也不应该有例外才是。

今年元旦如何过,也没出了胤礽的预料之外,但康熙帝的兴致却是眼见的高涨,他没有宴请文武百官,却是下旨在乾清宫开一个宗室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