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5页)
她是母亲,理应护在儿子前头,怎么反过来让儿子护着她了呢?
纳喇氏道:“都收拾起来,一起去,反正外头那几人又没说让咱们带多少人。”
时间紧急,哈拉嬷嬷也不多说,几人俱都手脚麻利的收拾了好几个大包小包,从屋子里出来,这就要走了。
看的赵拙言开口就要骂,纳喇氏一个荷包塞过去,笑道:“您辛苦,这是请您喝茶的玩意儿,您别嫌弃。”
赵拙言捏了一把手里的荷包,薄薄的,硬硬的,同时又软软的,就知道这里面大有乾坤,便缓和了面色,道:“罢了,这就出发吧。”
纳喇氏福了福礼,笑道:“唉,都听您的安排。”
接着就回头叮嘱看家的陶二和刘佳氏:“关紧门户,一切等明天你们爷回家。”
陶二一定要送纳喇氏等几人去畅春园,这老的老小的小的,纳喇氏和李氏都是女人,没个大男人跟着,他实在是不放心。
纳喇氏拒绝了,道:“没事儿,咱们是去见皇上,能有什么事儿?”
如果真有事儿,陶二去了也不管什么用啊。
纳喇氏又嘱咐道:“家里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就去找我大哥和佐领。”
陶二和刘佳氏都应下来。
刘佳氏是不能去的,她还有鸣晓小姑娘要照顾呢。
等到了畅春园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除了乌漆嘛黑的夜色,周围基本什么景致都看不到,要真说有什么感觉的话,那就是颠簸,和荒凉。
北京城是繁华,但出了北京城,外面就都是裸露的土地和低矮的房屋,以及一身泥土的民人了。
也有可能是入夜的原因,或许等到了白天,路上会热闹一些吧。
越接近畅春园,见到的灯火越多,而且,德亨居然见着了挂着气死风灯(玻璃煤油灯)在夜里做生意的小摊贩,闻着飘散到鼻尖的味道,可以断定,这个小食摊上一定有卖羊肉汤馄饨。
德亨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有些饿了。
这一个小食摊说不好是里面放不下了被排挤出来的还是摊主更有生意头脑,专门来到外围做外围客人的生意,因为越往前走,这种流动的小食摊就更多。德亨还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大排档,几个蒙古人打扮但一看就是汉人面孔的几个男人在长长的烧烤炉上不住翻转着大串大串的肉串,手里还不住的撒着胡椒、盐、十三香等调味料,然后拿着小刷子沾了酱还是蜂蜜往肉串上刷……
而围坐在小板桌和小板凳上吃的喷香的则是几个真正的蒙古人和满清旗人,他们腰间和桌子上都佩戴着真刀真剑,估计是在畅春园值守的侍卫。
三两个妇人女孩子端着烤肉和菜蔬在这些板桌间来回穿梭,热情的招待着客人。
德亨瞪大了眼睛,着意盯着其中一桌猛看,那一桌坐着的居然是穿着补子的五个人。
那应该是官员吧?
这是刚下班,一起出来吃宵夜来了?
额滴个乖乖嘞,一到夜里,畅春园周边这么热闹的吗?
他不知道啊,历史书上没写啊?
这可真是,完全推翻了他对此地此时之人的死板认知啊!
骑着马的傅尔丹见德亨脑袋几乎都要伸到车外头去了,马车都过去了,人还扭着头往后看呢,就道:“是不是肚子饿了?想吃烤肉了?”
德亨将头摇成拨浪鼓,惊叹道:“这里好热闹啊,不亚于西四大街了。”
傅尔丹笑道:“就这点子人,还跟西四比?这几天天冷了,人都少了,前些日子天还没这么冷的时候,这里人更多。”
德亨:“这些客人都是畅春园里的值役的人吗?畅春园里没有厨房吗?还是外头的饭比较好吃?”
傅尔丹:“畅春园自是有厨房的……这就要进园子了,快将头缩回去,小心被侍卫砍了脑袋。”
德亨:……
德亨缩回脑袋,乖乖做好,等着层层侍卫对他们进行检查。
等到了九经三事殿外,德亨一行带来的包裹,都被扣下了,就连纳喇氏等人都有宫女来搜了身,将一些尖锐之物都搜走了。
德亨倒是没有被搜身,但有一个小太监要带他去如厕,德亨去了,在厕房里的时候,小太监不慎将水洒到了他的身上,不仅湿了衣裳,还溅湿了他的鞋子,无法,他只能在小太监的安慰下换了身新衣裳出来。
真的十分奇怪,康熙这里居然还有适合他穿的孩童衣裳,估计是为在这里居住的年幼阿哥准备的吧。
哈拉嬷嬷等奴婢是不能进殿的,所以,最后被允许进去的,是德亨和纳喇氏。
纳喇氏紧紧握着德亨的手,德亨都能感受到她掌心的湿意和微微的颤抖,也是,这时代的人见皇帝,哪有不紧张的?
就是德亨也是紧张的,只不过,他的期待压过了这份紧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