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第2/3页)
嬴政看到虎虎翻了个好大的白眼。
大老虎一个起跳蹿上高台,蹲在嬴政面前,爪子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嬴政的眼下。
黑眼圈和红血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连续熬夜的人,哪怕你是秦始皇。
嬴政明白了。
“二位爱卿安坐,朕稍待便回。”说完摸了摸虎头,拽着虎虎回了后殿。
“军国大事安能轻付他人呢?虎虎,这是我的责任,我不觉得辛苦。”嬴政的眼睛里还闪着对事业的光芒。
你还燃起来了?!
大老虎严肃起来,爪垫拍拍铲屎官的头让他不要动,然后火速出门跑去太医署拽了一个当值的太医过来。
太医过来的时候跑的腿都软了。
“陛下脉象有些虚浮,心火萦怀劳累甚重,敢问陛下,可是夜里不得安眠?”
嬴政犹豫了一下,他有时候确实是入睡有些困难,但是睡得还是很沉的。
李盛撇撇耳朵,熬着夜动脑子,早把困劲儿熬过去了,等你睡都不好睡了。
“......长此以往,只恐心脉受损啊。”
开了药后太医离开,嬴政被爪垫拍了拍肩膀,转头,虎虎蹲在旁边瞪着他:看吧看吧,让你再熬!
拉扯一会儿,嬴政还是打赢了虎虎的请求,他只有一个问题:“寅君,此二人果真能忠君为国否?倘若心存私意?”
面前的大老虎朝着他亮出了森森的虎牙和尖锐的爪勾。
“好。”
于是这一天,在王绾和李斯一起加班的情况下,嬴政终于在傍晚时分完成了今天的工作量。
但是等那俩人走了,李盛把人礼貌地送出宫门口回来,就看着嬴政正在翻看那俩人看过的奏疏。
这是生怕有什么要紧事被这俩人落过去吗?!
你真是够了!
那两箱子奏疏,李斯和王绾两人各自看过一遍后又交换着看了对方的,这俩人好歹也是混到秦朝朝堂顶端的顶端人才,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李盛简直想仰天大叫一声,想到这会儿天都黑了大家都歇息了才忍住。
算了算了,李盛觉得眼不见心不烦,撇着耳朵走到后殿去吃夜宵了。
反正今天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历史上评价嬴政“虽有属官朝吏,不肯少假释权”,所有的事都想知道,所有的公务都要自己经手,所以每天的工作量才那么大。
勤政,是一个君主的优良品质,作为新上任的天下共主,新手期还没过,嬴政这种情况可以体谅。
或许过一阵子就好了吧。
作为对李斯和王绾的补偿,李盛跑去深山猎了两只银灰色的狐狸,打算送给两人做大氅的领毛。
等他回来的那天早上,他刚进了明光宫的大门还没进殿内,就听到了里面好像在争论些什么。
两只狐狸已经被他送到李斯和王绾的府上了,这会儿李盛就窝在廊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围观。
堂上君臣在议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天下一统后,应该施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能巩固和保障秦朝对疆域的统治和安定呢?”
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境内其实已经有了郡县制,而上一个朝代,也就是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
对于这一问题,王绾作为丞相首先发言,他主张的是郡县制与封国并存的混合体制,理由也很充分:“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宜当请立诸子镇守边疆。”
中央朝廷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力比较弱,将皇帝诸子封为诸侯王,这样能借助藩王的力量控制这些地方呢。
至于陛下现在的儿子们都还很小,这也不是问题,可以先让宗室中的长辈代为镇守看管,待皇子们长成后再行就藩嘛。
而中原地带就不用了,完全可以按照之前秦国的郡县制来进行治理。
王绾说的也是很有道理,但是,嬴政还不够满意,作为一个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让他能看完所有奏疏的君主,他对治下疆域的控制欲,对权力的掌控程度,对天下一统集权一人的心思,都是很强烈的。
而李斯不愧是与嬴政政治理念最相合的人,他立刻表示了反对意见:“周朝分封诸子,但随着血缘越来越淡薄,诸侯之间也不复友爱尊重,而是互相攻击讨伐,彼此见如同仇敌一般,这本就是乱世兵起的根源,如今海内一统天下归元,难道还要再分封诸侯,埋下来日战乱的祸根吗?”
两边各有争论。
最后,还是嬴政定下结论,他当然是采取了李斯的建议:“朕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天下刚刚平定,又立诸侯国,岂不是又有争斗,再求安定,又要像是前几年一样再行兵伐之事,为了大秦世代安稳免除兵戈,嬴政很快就下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