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页)

罗蟠连道不敢。

丽妃见女儿告诫完了,便按照前几日与女儿商量好的那般,赏了娘家五百两银子以及一批绫罗绸缎,再安排一位公公、一位嬷嬷去罗家教众人规矩,规矩学好了日后罗家这帮人才有资格进宫给她请安,或是与咸王府、公主府走动。

罗蟠确实一直对女儿存了利用之心,可才进宫这么一趟罗蟠就看出小公主才是女儿一家三口的主事人,且目光如炬不容糊弄,那么他真想依附女儿替子孙争取便利,就必须按照小公主的意思行事,否则惹恼了小公主,一家人可能又要被逐出京城了。

.

二月上旬,咸王大婚。

庆阳要去吃三哥的喜酒,前一日傍晚从吏部出来后就直接出宫了,三哥已经告假在家筹备婚事,庆阳也不需要三哥来接她,因为她点了自己的准驸马。

自打赐婚且回到京城后,庆阳在吏部当差,张肃在西营当差,两人只有逢三、六、九的朝会能短暂见上一面,至于休沐,因为冬日严寒,庆阳偶尔才出趟宫,可就算她叫了张肃相陪,身后还是跟着一队禁卫,所以两人的相处与曾经张肃给他们兄妹当伴读时也没有太大差别。

庆阳喜欢这样的自然而然,如果张肃突然跟她来风花雪月那一套,她……难以想象。

不过,张肃还是变了些的,譬如以前他会自觉将扶她上马车的差事留给解玉,有了准驸马的名分后,这人默默地又把这差事抢了回来。

宫门这边还有其他官员陆续出来,庆阳先上了马车,等马车走到僻静的路段,庆阳才挑开帘子,打量一番张肃身上的银白锦袍,笑道:“这套是你带去西营的,还是你特意回国公府换了一次衣裳?”

张肃攥了攥缰绳,道:“回府换的。”

为了接小公主出宫,他本就提前半个时辰离营了,若再穿成这样,将士们定会猜到他要去见谁。

张肃不想因为自己的行为让旁人议论到小公主身上。

庆阳:“你们家规那么多,你忽然早退,国公会不会责备你?”

张肃:“为公主护驾重于西营的日常差事,父亲不会怪罪。”

庆阳叫他靠近些,轻声问:“三哥比你小一岁却比你成亲早,羡慕吗?”

张肃看眼小公主半掩在车帘后的莹白脸颊,垂眸未语。

庆阳瞧着他捂了一冬后又恢复白皙的俊脸,忽然有些好奇婚后两人会是如何相处了,别看小时候她与张肃住在东宫紧挨着的两座宫殿里,可一个必须时时恪守规矩的伴读,与一个大婚之后的驸马,对她的言行举止肯定会换个样子。

就像大婚前的孟瑶最多嫌弃二哥两句,大婚后的孟瑶既敢骂二哥又敢拧二哥的耳朵,偏偏二哥还不会动真怒,反而有些乐在其中似的。

咸王府到了,秦仁出来接妹妹,并热情地邀请张肃陪兄妹俩共用晚饭。

张肃婉拒,飞快看眼小公主,告退离去。

秦仁拿他没办法:“都快成一家人了,还是这么客气。”

.

咸王的大婚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了一阵,庆阳则是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三哥的甜蜜,没成亲前三哥休沐日还会常常进宫探望她与母妃,一成亲就不怎么进宫了,平时当差也是到点就跑。

庆阳跟母妃说起三哥的差别,丽妃笑道:“新婚燕尔,等你跟肃哥儿成亲了你也一样。”

庆阳还是想不出来,她与张肃多熟悉啊,再黏糊也就是一起下棋跑马那一套,从小到大都做惯了。

小公主还没习惯变了样的三哥,二月下旬,兴武帝在朝堂上宣布了三月开始南巡的事,除了从禁卫司、御前军调拨三千精兵护驾,由樊钟统领,另点了敬王、小公主以及张肃、樊怀忠等年轻小将伴驾。帝驾南巡期间,由太子监国,二相辅政。

旨意一宣,大殿上便起了一些暗流。

第一次要担此重任的秦弘只觉得压力如山,而习惯了在大哥离京时代为监国的雍王却无法抑制心中的失落。

秦炳既高兴可以陪同父皇南巡,又遗憾要与妻子分开一段时间了。秦仁呢,虽然上次他嫌弃北巡一路辛苦,但父皇真的丢下他,一想到他要与妹妹、张肃分开那么久,秦仁便一阵阵地难受。

散朝后,秦仁跟着大哥一起去见父皇了。

兴武帝让老三先说。

秦仁:“父皇,儿臣也想随您南巡,您就把我跟真真也带上吧……”

兴武帝:“带你们俩去游山玩水?想得美,不准,滚。”老三就这样了,带去哪历练都没用,他又何必徒劳。

秦仁灰溜溜地走了。

兴武帝看向太子。

秦弘自陈能力不足,恳请父皇继续安排王叔监国。

兴武帝冷笑:“事事都让你王叔担着,朕还要你这个太子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