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陈霁云 夏利刚驶过桥面,便急刹停住,……(第3/4页)
问有没有民营企业上市成功?
答案当然是有,九二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深华源A,就是民营企业。
可股市发展到今天,上市企业数量已经增长到两百多家,而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至今只有两家。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上市有多难。
上市难,就等于变现困难,所以这个时期,国内天使投资人并不多。
叶薇更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家民营公司的天使投资人。
她不认为她投资陈霁云的公司,是因为钱多到没处花,而且弹幕也说了,当时想投资陈霁云的人不少。
所以叶薇认为,在她决定投资陈霁云时,他的公司很可能有上市的苗头。
能上市,可以变现,才会有人争相投资。
而现在能上市的民营企业凤毛麟角,陈霁云的公司有上市苗头,要么成长为这凤毛麟角之一,要么,近几年国内会放松民营企业上市。
叶薇倾向于是后者,虽然这几年的股市政策一时松一时紧,但总体趋势是在慢慢放开,她相信,放松民营企业上市是必然。
甚至她怀疑,未来宝贝星球也上市了。
只是弹幕没有人提,所以她并不确定放松民营企业大规模上市要到什么时候,可能是几年后,也可能是十几年。
因为不确定,她很少思考这类问题,直到今晚看到这些弹幕。
虽然这些弹幕并没有提到这些,甚至没说陈霁云的公司会上市,但透露出的信息,结合起来,叶薇觉得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太久。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陈霁云大器晚成的可能性。
又或者,上面并没有给民营企业上市开口子,陈霁云公司有机会上市,是因为发展得非常好。
但不管是哪种可能,在叶薇看来都是好消息,会成为赚钱的机遇。
随着弹幕消失,视线不再被阻挡,叶薇脚踩油门,驱车离开。
……
随着第一批货物完成出库,童装厂也算是上了轨道。
虽然叶薇开童装厂,是为了降低宝贝星球的进货成本,厂子也是以宝贝星球的名义投资的,但它并不是宝贝星球的分部门,而算是分公司,两者财务也是分开核算的。
所以宝贝星球要让童装厂生产服装,也要走正常的下单流程,先签合同再打款,而款项算作服装厂的收入。
但毕竟是自家公司,童装厂给宝贝星球的价格比代加工便宜不少。
也因为价格便宜,所以童装厂的利润并不高,尤其是算上建厂投入,童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其实比找代加工要高。
但账不能这么算。
童装厂的设备虽然大多是二手的,但未来几年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更新换代,现有机器用上六七年甚至八、九年都不是问题。
按十年折旧算,成本能降下不少。
至于其他的建厂开支,同样能分摊能折扣,总之厂子开的时间越久,生产成本就能越低。
所以童装厂目前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王瑞琴心里并不慌,因为只要有宝贝星球在,厂子就不会缺订单。
而只要有订单,厂子就能一直开下去,盈利也是迟早的事。
事实也的确如此,童装厂的第一批货物刚出库,宝贝星球的第二笔订单就来了,而且这次的订单金额更大。
王瑞珍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宝贝星球发展越来越好,未来的订单会越来越多。
为了能尽早跟上生产,所以厂子刚上轨道,王瑞珍就让人在报纸上贴了招工启事。
童装厂很缺人。
虽然年初买设备的时候,童装厂和第二制衣厂达成了合作,由后者组织下岗员工入职童装厂。
可童装厂不仅是私营企业,当时还刚成立,哪怕背靠宝贝星球,看好的人也不多。所以但凡有办法,那批下岗的工人都不会选择童装厂。
原本王瑞珍和叶薇打算步子迈大一些,干脆将招工数量提高到了一百五十人,但最后实际招到的熟练工不到一百。
因为从第二制衣厂买到的设备也差不多是一百台,宝贝星球下的第一笔订单,生产任务并不重,再加上厂里各方面没有上轨道,所以这些人入职后,童装厂只排了一个班次。
但生意好的服装厂,基本都是日夜开工,一天至少要排两个班次。
而且随着订单量加大,在机器设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班次是必然的。所以厂子上轨道后,王瑞珍就把招工这事提上了日程。
几个月过去,童装厂招工的难度下降不少。
不提别的,去第二制衣厂门口摆个摊,肯定能招到不少人。
因为卖掉那批设备到现在,第二制衣厂已经陆续组织了三批员工下岗,前两批人数还不多,一次一百五,一次一百左右,但这第三次,动员下岗的员工数量超过了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