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即便在率军北上的路上,一路鞍马劳顿,狄庆也没有一刻停止思索。
越往前走,他就越是确定,陆宁远是不会无缘无故往这里来的。他所带的一万人虽然不多,可都是骑兵,要是强行追击曾图,吃亏吃要吃一点亏,但是如果他设下诡计,曾图面前未必没有胜算。
他反其道而行,当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无论陆宁远打的什么主意,他都有法子应对,必不会让他如愿。
却不知他这个深思熟虑下的决策,反而将曾图送到绝路上了。只是当时无论是他还是曾图本人,还意料不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直到回头走了两日,曾图也还带着几分郁郁不平。
他在夏营当中的日子久了,也就接受了自己的处境,遇事本来没有什么怨言,但这次不知为何,总有几分心神不宁。
如果没有狄庆那一纸军令,他照常行进,陆宁远即便想追击他,也只能率轻骑赶上,他大可以以逸待劳,让陆宁远吃个苦头。
但他回身之后,先行的优势便不再有了,算算两军的脚程,反而要与陆宁远争夺一处要地——那便是一马平川的豫东唯一的一片山地,芒砀山。
当年高祖斩蛇起义,造四百年之大汉,至今此地似乎还英气宛然,森然可见。曾图打马临此,不免心生肃穆之意,探明陆宁远就在山谷后面,同样刚刚赶到,正在扎营,见天色渐晚,不敢冒进,就也守住谷口,就地扎下营来。
他老于用兵,知道陆宁远同样不会在马上就要入夜时冒险进军通过山谷,一定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今夜当是太平。但小心起见,扎营时他还是在谷口位置仔细布置了防卫,还派人进到山谷当中探查,如果陆宁远当真敢趁夜偷袭,刚一走出谷口,就会被他大军迎头掐断。
像这样的谷道,惯常是兵家设伏之地,按理来说,他占据谷口以后,按兵不动,等陆宁远被迫动起来露出破绽乃是上策,如果只有自己,曾图一定会这样选。
可偏偏还有狄庆。
今天下午,他收到狄庆的最新一道军令,上面写着他的前部距离此处已经只有一日路程,看来是有与陆宁远会战之意。具体要如何打,现在还不知道,但到时候的部署不用说曾图也已经猜到一二。
他明白,别看自己现在身居高位,可狄志狄庆两兄弟,还有朝堂上掌权的葛逻禄人,没一个真心信任自己。前线每有战事,最苦、最难、最硬的仗都是让他去打,不管他要折损多少人,不管他损失要有多惨重。没准他们打的主意就是,什么时候把他手下这些汉军打没了,什么时候他们也好真正放心了。
但明知如此,那些硬仗、苦仗他也不能不打,而且还要打得比葛逻禄人还要更勇猛、更拼力。将来人打没了,他可能就会失势或是如何,但是现在不打,他死得只会更快。所以即便百般不愿,曾图还是尽力赶路,赶在陆宁远通过山谷之前,占住了谷东一头。
他知道,等狄庆一到,马上就要下令他向陆宁远挑战,等他和陆宁远打起来,将陆宁远的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狄庆也看明白了虚实,知道该怎么打了,才会让他那些金贵的嫡系精锐出手收取全功。
陆宁远想必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只要给他留出时间,哪怕只有明天一天,他也一定会调动人马去山中设伏。等到狄庆赶到,命曾图出战的命令一下,那时他没有别的路走,只能引兵通过谷口,傻傻地去寻陆宁远决战,如此非被伏兵重伤不可。
因此,为了不给陆宁远留下准备时间,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曾图就引军通过山谷,力图抢先在芒砀以西站稳脚跟,在狄庆到来之前,将陆宁远往西驱赶。实在不行,交战不利,向西暂退,也是给狄庆做出个实心用事的样喂,于小衍子。
他之所以赶在一大早通过,是因为只有这时候陆宁远来不及设伏。一来陆宁远和他一样,也是大军远来,不可能不加休整,当天就再次调度;二来夜间进军对军纪要求极高,要是再进入山地、规定各营各部在一片漆黑当中跋山涉水移动到指定位置,更是天方夜谭,除非是天兵天将,不可能有人做到。陆宁远真敢如此,更大的可能是天还没亮,他放进山里的军队就已经乱作一团了,曾图第二天一早遇见,正好坐收全功。
陆宁远用兵,的确有乃父风范,甚至青出于蓝,早在几年前曾图就已经看出来了。但人力终有穷尽,有些事情人能做,有些事情是人你就做不得,想要做到,那除非你是神仙。抱着这样的念头,曾图为了抢在陆宁远前面,将精锐放在前军和后军两头,一大早便向山中急行。
变故在他的前锋已经通过另一侧谷口,看到陆宁远的大营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