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Hitch&Shoot(十六)
“德莱顿长官……德莱顿长官!!”
副官连着叫了好几声,德莱顿才回过神。他转过椅子问道:“怎么了?”
副官纠结地说:“没什么特别紧急的事,只是您似乎一直在思考。”
是的,德莱顿今天的话格外少,虽然他平时也不是个健谈的人,但为了随时随地掌控局势、至少从来不吝啬与人沟通,今天却不仅沉默,甚至可以说有些反应迟钝了。
副官认为他是没休息好。
这很合理,里世界的局势越来越严重了,盲配app持续不断地捞人,失踪人口数量每天都在上升,尽管安全局已经控制住了研发团队,各大平台也下架了这款应用,但它短时间内发展出的用户数量依旧极其客观。
能够看到后台数据的人会感到很不可思议——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人在尝试通过社交网络寻找灵魂的栖居之所吗?
大家每天早起、上班、上学、健身、旅游、或辗转在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看似品味着不一样的人生,实际上却共享着同一种孤独?
本应起着缩小物理距离的作用的互联网眼下也是一团乱麻,同情的,批判的,幸灾乐祸的,浑水摸鱼的……李维进入里世界的消息不知被谁泄露出去了,于是德莱顿的部门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关注互联网上的舆论。
要不人家警察在办案过程中怎么都讲究保密呢?
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带来社会压力可不是开玩笑的。个体用户习惯在缺乏上下文的前提下做出判断,群体情绪则在反复传播中被不断放大,而不具名的叙述者,则往往比官方渠道更容易赢得信任。
德莱顿看着屏幕上刷新出来的新一批热词,没有说话。
“‘政府掩盖真相’、‘双重标准’、‘内定特权’……”情报官把舆情报告投到大屏幕上,语气又低又平,“不到二十四小时,相关话题的浏览量就已经破亿了,一开始人们的关注点还在清道夫先生为了公务不得不使用约会app上面,各大媒体也以调侃和玩梗居多。”
当时X上有个热门投票,内容是:【清道夫奉旨“出轨”、在某约会app上右滑时,威廉·德莱顿会吃醋吗?
A 必然会。
B 不会,因为右滑的人选是他们两个一起选出来的。
C 右滑的人选是他们两个一起选出来的,但该醋还是会醋。】
选A和选C的人数一度遥遥领先。
然而事情再发展下去就变得不一样了。网友的节奏有多好带那是懂得都懂,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仿佛一转眼的功夫,社媒主页的帖子就变成了:
【还奉旨出轨呢……只有我觉得他们两个是奉旨做戏吗?】
【小道消息,德莱顿和清道夫在一次任务中伪装过情侣,怕不是从那时候开始吃到权色交易的甜头了。】
【他们两个早就勾搭上了?和安全局发布会上给出的时间线也不一致啊,安全局什么时候变成威廉·德莱顿的一言堂了?】
读到这里,德莱顿合拢电脑屏幕,闭上眼睛,脸上多了点不耐烦的神色。
会议室一时陷入沉寂,只剩下风从空调出风口吹过时均匀的轻响。
“……我们是不是要准备发声?”情报官低声问,“照这个趋势,再等就来不及控场了。”
德莱顿摇了摇头:“发声只在两个条件下进行,第一,足够证据表明信息是恶意伪造,第二,我们有能力公开全部事实而不波及更多未解锁的风险点。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另一个人进行配合。”
“另一个人”指的当然是李维。
李维目前不在,德莱顿缺乏澄清的动力,事实上,他觉得对手的手段未免太下作了,连他跟着反击都显得有些掉分。
但安全局的伦理办公室不这么想,他们使用各种通讯方式轮番轰炸,命令德莱顿过去接受审查。德莱顿的一个参谋说:“这是典型的通过舆论辅助政治斗争的操作,过去的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是水门事件,当时的联邦总统本人并未直接指挥入侵民主党总部的行动,但媒体追着爆料,民众情绪越烧越高,最终他被迫辞职……”
“我不会辞职的。”德莱顿平淡地说,“辞职无非是为了保住体面,我不在乎这些东西,况且局面也没糟糕到水门事件的程度。”
“我们也不向控制互联网的舆论方面分派人手?”
“不用,我们首要的目标是救人,救不出陷在里世界中的受害者,一切都是白搭。”
参谋慎重地点点头,闭上嘴不再发言了。人们继续忙碌,德莱顿的工作更多,但他闭上眼睛之后,忽然有点不想睁开,一种莫名其妙的、他从未体会到过的孤独骤然笼罩在了他的头上,这感觉是如此盛大而浩瀚,犹如宇航员踏出飞船,飘向一望无际的深空,他的眼前是那颗仿佛触手可及的蔚蓝色星球,然而事实上,火焰、树梢上的枝桠、人间的谈话都离他如此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