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2页)
两军优劣,曹操早在自己帐中与谋士商讨过,几位谋士异口同声言“速战则胜,久战必败”,曹操深以为然,一心劝说袁绍速战。
袁绍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心头郁闷缓缓疏解。当即便分出一军,亲自领兵前进,要衅一衅陈昭探探底。
陈昭接到探子消息,带兵去迎战。
“贾诩、罗市,留在营中防备偷袭。”陈昭先安排大营中事务,有些人就喜欢趁着大军外出打仗,暗中派兵在背后偷袭,当防备袁军来偷袭。
“太史慈,你领三千人绕到绍军之后,偷袭他们试试。”陈昭有条不紊下令。
比如说她,就喜欢背后偷袭别人。
“其余诸将,随我去会会袁绍!”陈昭一声令下,众人皆应。
袁绍金盔金甲玉带,立马阵前,左侧列着号称河北四庭柱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将,右侧则是曹操与曹操麾下一干武将。
旌旗猎猎,戈矛森然,寒光映日。黑压压的甲士列阵如林,阵中鼓角低沉,战马嘶鸣,尘土飞扬间,弓弩手引弦待发。
陈昭一侧亦不遑多让,阵前拒马成排,长枪斜指,杀气凛冽如朔风割面,阵前还排列着一行造型奇异的弩车。
陈昭眼神在袁绍麾下的张郃几人和曹操麾下的几个将领身上扫视一圈,最终定格在了大破马谡,大胜街亭之战的张郃身上。虽然街亭之战出名的是那一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里那个被斩的马谡,可张郃的本事却实打实胜过不知多少个马谡。
哎呀呀,这么好的将领在袁绍手下实在是浪费。
陈昭下意识轻咳一声,侧头去找郭嘉:”奉孝……”
“主公又看上了敌军将领。”郭嘉轻车熟路,视线随着陈昭的视线落在张郃身上,点头,“看来此人便是袁曹军中最厉害、又明珠蒙尘的将领了。”
“倒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人。”陈昭心虚,尤其是盯着身侧赵云理解的视线和吕玲绮控诉的目光。
当着自家将领的惦记敌军将领什么的……人之常情啊!
郭嘉惊讶:“主公竟愿退而求其次?”
“那曹孟德或比张郃更厉害些,只是此人枭雄,不可用之。”陈昭低声补充,“且曹孟德水平十分不定,忽高忽低。”
高的时候以少胜多,低的时候被人以少胜多。
陈昭在这惦记怎么敲袁绍墙角,袁绍已出马,拔剑指陈昭骂道:“汝名为汉臣,实为反贼。自成一国,无圣旨而改税、举士,可见反心。今日吾当讨伐逆贼,以定天下!”
“汝阉宦遗丑,袁隗依附十常侍,后又引狼入室,董卓乃汝家引入洛阳,汉家天下实亡于汝手。汝长我三十岁,三十年苟且偷安,今还敢在我面前犬吠,不知羞耻!”陈昭哈哈大笑,特意强调了“三十年”这个词。
陈昭一十有八,袁绍四十有七,可不就是大了足足三十岁。
论起骂人,陈昭的水平可是久经天下士人磨砺,骂她的文章摞起来比箭楼还高,陈昭偶尔看看,熟读文章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是此时交战的惯例了,双方都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虽说谁都心知肚明就是利益争夺,可终究要补一层道貌岸然的皮。
只是陈昭平日看那些阴阳怪气骂她的文章看习惯了,不痛不痒。袁绍却是头一次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他出生大族,昔日董卓对他也只是威胁,而没有指着鼻子骂过他,今日却被当着大军把脸皮踩了个干净,气得袁绍面红耳赤,当下就要恼羞成怒。
“哼,牙尖嘴利。”曹操出声替袁绍解围。
陈昭早就等着曹操出声,当即大喊:“汝父在此,何不来见过老父!”
士卒顺着命令从身后把曹嵩推出来。
曹操刚要发怒,以为陈昭戏弄他,忽然又想到自己那舍不得钱财的亲爹还在琅琊,定睛一看,陈昭身侧正两腿打哆嗦的人岂非正是他亲爹曹嵩?
远远看到曹操,曹嵩也顾不上什么维护儿子威严,他本来也没什么骨气,立刻就两腿打哆嗦大喊:“儿啊,快快救救为父!”
曹操深吸一口气。
先前他征讨董卓之时并写信劝说父亲来投靠他,可那时候曹嵩惦记着他在琅琊刚花了五千万钱修的大宅,说什么都舍不得走,只给了他一笔征兵的钱打发他。
现在被抓住又在两军阵前求饶,曹操只觉额头青筋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