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和三连共存亡(第4/10页)

尤其杀猪那是大工程,基本都要出动一个班,烧水,熬沥青去猪毛。

连队除夕要会餐,三个排轮流出人去炊事班帮忙,一个班一桌,一桌十二个菜。只有过年才有的特餐。鸡鸭鱼都有,土豆炖牛肉,白菜猪肉粉条。

什么时候开吃,等团,营部首长来。只要听到外面鞭炮响,锣鼓响,全连战士站起来迎接首长到来。

连长,指导员,多名干事跟着,首长们会和战士们说说话,问问这一年情况。

吴文峰带着首长们来到周晚风这桌,

周晚风立正敬礼。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往家赶,我们是军人回不了家,别人过节,我们备战,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代表我们职责,新的一年大家训练继续努力,今天大家吃好,喝好,玩好,来年要更有精神的投入训练。”

吴文峰示意大家起杯,杯子里都是果汁,汽水,没有酒。

然后首长们还要赶去兄弟连,连长,指导员们去送一送,人一走,全连动筷子开吃。

也有相互串桌子的,反正怎么高兴怎么来,这个时候都不太讲究。

吃完还得帮炊事班一起打扫收拾,一般都是老兵自觉留下来。

大年三十都要站岗,全部干部以上值班,战士们吃着零食看春节联欢晚会。老兵早早被吩咐过要搞热气氛,连里也会安排打电话回家,不过一般都有班长在旁边守着。一是防止说话中泄露重要信息,二是时刻安抚兵们的思家情绪,一旦情绪不对,就把人带到小房间里,单独谈心。

没办法,这情绪这玩意会传染。

有一年有个新兵,年龄不大,刚20岁,正看春节联欢晚会呢,听到电视里熟悉口音,一下子没控制住情绪,场面直接失控了。

几十个兵哭的嚎嚎的。

周晚风大年三十站岗,一个人从八点站到十点,下面副连长接着站十点到十二点。

她来前给副连长说了,她帮忙站岗。

副连长的家属来了,两人聚少离多,常年分隔两地,周晚风直接帮忙站了。

远处听到络绎不绝的鞭炮声,冲天礼花一束光的照耀一片暗色,风是凉的,周晚风的心很静。连长问她要不要趁着过年给家里打电话问候一声。

她拒绝了,通讯室的座机排的很紧张。

独处时,周晚风内心深处才有一种自己是军人的自豪感。

她是最后把条幅挂上去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愿祖国繁荣昌盛。”明明要求别人接地气,但她想来想去还是写了这一条。

结果没等到十二点,十点多一点,吴文峰就来替周晚风,并让她回去。

“年三十大家一起包饺子,还有各班排的节目你不去看看,我替老马。”每年年三十都是吴文峰值班,今个老马的媳妇大老远外地过来,他特意过去说一声,岗他给站,结果竟晚了一步。

“三排长说她帮我站,我不同意,她说我过去她就找我媳妇聊到明天早上……”副连长都笑了,周排长是个什么性格基本都清楚。

你别说她说不定真能干出来这事。

“胡闹,我去替她,让她回来。头一年下连队过年,本来我就没安排她排岗,自己要求的。”吴文峰和崔明堂原先去三排的展示墙看过,一个个写的都挺有意思的,还有兵要求自己多笑笑,不要总板着脸。

崔明堂还找了找,“三排的人都写了唯独没看到周排长自个的。我还挺好奇她写的什么。”

之前没有,刚出发路过他看到了,字迹锋芒有力,倒像是练过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吴文峰原地看了许久,才耽搁些时间。

“周晚风,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是你写的吧。”吴文峰注意到周晚风手里的学习卡片,烟盒子裁的。

张干事说他的攒的烟盒子都被三排的周排长要去了。

之前是靖巴语,现在是南莱语。

“嗯,我毕竟是排长,必须写的大气点,军人为国奉献是应该的。”周晚风见连长人都来了,索性把卡片装口袋里,准备回去。

“周排长问你个事,你是不是和家里人关系不太好?”

周晚风:“怎么讲?”

“文书那边有通讯室打电话的记录,你下连这么久一次也没给家里打过电话,过年也是。”连队里兵,家里情况基本上都瞒不住,一个寝室住着,能聊的东西就没有不聊的,家里几口人,干什么的,年收入什么的,家庭背景几乎都透明的。

刚大学毕业,却从来没和家里联系过,已经是不寻常了。

周晚风站直身体,深呼一口气,她清楚在部队就没有秘密,眉眼冷着,“确实不太好,我没记忆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我是奶奶养大的,她老人家死的时候我亲生父亲都没露面,我十二岁才算见过他。他事业成功,再婚的对象家里也有钱,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关系闹僵了,现在差不多属于断绝关系的存在。他死了也没人会通知我,我死了也没有亲属可以通知。连长,这样的关系我有必要打电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