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你还活不活了

不愧是是从三所军校里选出的射击佼佼者,实弹训练的成绩来看,特战学院的射击手更厉害,也更稳,怪不得每年都会霸占射击比赛前三。

科技学院和步兵学院的成绩差不多。

但是按照以往,科技学院的射击项目是次于步兵学院的。

可今年也正如学员队长们所说,今年新进学员兵素质都很好。

再加上从部队上来的,如卓佳怡这类有成绩的射击手,实弹训练结果直接步入前三。

尤其是特战学院的R组学员兵,眼神全部复杂落在G19卓佳怡身上,似不甘亦是不服气,也或者背负特战学院在外名誉,接下来几天的实弹训练,一个个全都牟足劲。

唐攀察觉到这股劲头,根本不在意,甚至还夸赞几句,表示要一直保持这股劲头到结束。

卓佳怡在科技学院二十名射击手里第一个冒头,成绩最佳时当天射击能拿第一。

步兵学院的B组还好,特战学院的射击手难免绷着脸。

在自家地盘被人抢第一,这脸被人打的啪啪啪作响。

虽然第二天射击第一名又会被抢回去,但卓佳怡却让特战学院的人上了心。

连续看几天实弹射击训练,唐攀一开始并不在学员兵资料,可连续三天科技学院这名女学员兵射击稳稳前三,也不由起了好奇心。

卓佳怡来自陆军八十五集团军,集团军内部射击比赛第一名,这倒是对得上了。

相比卓佳怡的光芒四射,同是科技学院的周晚风就显得黯淡不少,成绩算得上中规中矩,并不突出。

不过,唐攀作为射击□□,带了这么多学员兵,在训练后逐一排查学员兵的靶标后,他似乎发现一件事。

为了验证这个事实,专门取消晚上的夜练,改成在室内学习射击理论课程。

射击特训不光全在靶场射击,还有许多理论课程。

比如学习分辨子弹类型,以及破坏主体目标类型,以及学习射击理论,野外构筑和侦察。同时作为射击手还要学会伪装,追击,呼吸,测距,适应现地环境和学习地形学,地球引力等等。

人手个笔记本做笔记,等训练结束自己慢慢摸索消化。

“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射击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计算型也叫数据型,擅长综合计算,有影响力的因素都会在大脑里测算后,在精准射击,这类大脑无疑像个高度旋转运算的机器。另一种是感觉,感知型射击手。

精准射击背后不是庞大的计算数据,是根据以往实弹练习总结得出一种自我感知型经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天赋的。

他们凭“感觉”射击,但你们不要被他们骗了,这里的“感觉”绝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单薄,也不要觉得偶然一枪惊才绝艳是运气?实际上这个“感觉”是很多复杂经验沉淀,也有有理论根据的。

好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积累经验之后就会演变这两种射击手。一个凭借手感眼感,一个凭借数据,你们可以稍稍思考下,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射击手。”

唐攀看着下面六十个学员兵,左顾右盼的讨论自己,也有几个坐着一会抬头,一会低头,抄写黑板上的理论要点。

这其中就有周晚风。

唐攀快速瞥了一眼后,笑了声,制止讨论问了一个问题,“理论知识讲完了,我这边有一个议题,作为精准射击手,也或者是狙击手,现场作战中,你是打击高威胁目标,比如对方最高指挥官,亦或者重火力突击手,那么问题又来了,你会瞄准头部,还是瞄准胸口"

稍作思考议题,有人纷纷举手回答,“肯定是胸口,射击手都知道目标越大越容易命中,头部并不容易击中,想要一击命中瞄准花费的时间就要多。而且,很多时候狙击手都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保证命中率。”

唐攀满意点点头,忍不住夸赞一句,“说的不错,这也是现在射击手执行任务时优先射击胸口的原因。”

如果问题如此简单,则不算议题了。

只听道:“这个结论是现有的,处于利益最大化下的,但现在我问的是你们,未来的射击手们,你们觉得射击手存在必要就是一枪毙中对方重要人物?”

三所军校的学员兵们,纷纷露出一丝疑惑来,难道不就是如此吗?

这不是一道可以打√的判断题吗?

但是看唐jiao++员的神色,又迟疑几分,似乎又什么陷阱在里面,忍不住思索在思索。

半分钟过去,唐攀笑盈盈表示可以举手表决。

认同这观点的可以举起左手。

只几秒,陆陆续续的不少学员兵举起左手,也有先观望一番,再举胳膊的。

唐攀一眼扫过去,笑着说,“看样子大家似乎都认同这个观点,不过话说科技学院坐在最后面的,你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你没有举手,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