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不论是之前的进京大进……(第3/4页)
在乡下那样的地方待了十几年,还能娶到这样汇聚了地方钟灵毓秀于一身的儿媳妇,他们还求什么?
尤其他们的小弟当初下乡时,一条腿被打断,当时诊断是粉碎性骨折,他们都做好了幼弟在乡下吃够苦头的打算了,现在人全须全尾的回来了,他们还能求什么?
就连原本对于孟福生不回来,迁怒到许明月身上的孟老爷子,在见了许明月之后,都一点不满都没有了,全家人都对许明月母女三人客客气气的,甚至孟老爷子和许明月谈话聊天时,聊的都不是家长里短,而是许明月对未来的规划和对国内现在想要发展经济的经济规划,以及她的政治理想。
不光是对许明月如此,对待阿锦同样如此。
他们和虚岁十九岁的阿锦,谈的都不是这个年龄段小孩子的风花雪月,谁家的孩子不听话淘气,而是问她的理想和抱负,从京大毕业后,是不是想进外交部。
孟家人和阿锦的对话,倒是把阿锦问懵了。
这个问题,她根本就没有想过。
小时候,妈妈问她长大了想做什么,她说想和潘展乐那样,当奥运冠军,为祖国争光。
因为她一年级开始,班里就有同学是世界冠军,世界冠军就在她身边,小小年纪的她当真是初生牛犊,也不觉得世界冠军这个梦想距离她有多么遥远。
倒是原本沉默冷淡,仿佛置身于事外的孟福生,在孟家人询问起阿锦对于未来规划时,才终于参与到了话题中,对问话的孟大哥说:“她未来做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行了,她可以去世界上任何国家,和任何国家的人接触和交朋友,最后确定她想做的是什么。”
遭受爱人的背叛和至亲的放弃这件事,原本在年轻的孟福生心中,并不是容易过去的一件事,就像是他背后突然捅入的刀子,在他回身看的时候,发现捅他刀子的两人,一个是他的枕边人,一个是他至亲的家人。
他世界观被全部打碎重铸。
可时间永远是最好的良药,曾经过不去的,在时间长河中,慢慢磨的血肉和灵魂好像没有那么疼了,曾经放不下的,如今再面对,好似也没有那么多的恨,也没有那么多的原谅。
他重新有了可以信任的家人,重新有了至爱之人。
他转头,目光落在和倾听孟家人说话的妻子和女儿们身上,眸光里蕴着温暖的清亮的笑。
一直在关注他的孟家人,几乎都注意到了他神情的变化,心底止不住的叹息。
孟家早就将孟福生一家四口的房间收拾了出来,哪怕如今孟家人多,四代同堂,很多人已经从这栋三层小楼里搬出去,有了各自的小家,可孟父孟母还是希望孟福生能留下。
吃过饭,孟福生他们依旧没有在孟家多待,以他如今工作繁忙为由,早早就离开了孟家。
孟家人其实都明白,孟福生心底的结并不是那么容易打开的。
他们都有工作,谁的工作都繁忙,可都在周末抽出时间来大院里相聚,周六周日,真想要抽出空来,又怎么会连休息一晚上的时间都没有?
孟福生他们一出来,原本就听说孟家小儿子回来,之前却没有机会看到的邻居,也都好奇的从家里出来看,尤其是看到孟福生领着一家子出来时,就更八卦和好奇了。
“我就说他在乡下结婚了吧?我算算时间不对,娶的肯定是乡下的女人!”
有人打量着和孟福生走在一起的许明月,“个子还挺高!”
“看着不像乡下的。”
许明月今生的净身高大约有一米六五,十几年的基层干部当下来,她也不像前世那样,喜欢披散着头发,而是将头发都利索的梳到脑后,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来。
她前世就习惯了防晒,可以不化妆,但必须防晒,当干部的时候不适合化妆,来到京城后,反而可以偶尔捣鼓这些了,为了提升一下气色,她给自己打了个底,还薄涂了点口红,穿着一身黑色大衣,脚上穿的还是她车里刷新的皮鞋,皮鞋带了点粗跟,使得她原本就挺拔的身材看的越发的挺拔修长,站在穿着同款大衣的孟福生身边,原本就底子很好的她,修饰了一番后,两人站在一起宛若一对璧人。
她们大部分出来看孟福生,主要还是看许明月,想拿孟福生现在的妻子和前妻做一个对比,尤其是现在的妻子可能还是乡下来的。
有人看到了许明月的模样,便猜测道:“是娶的下乡的知青吧?”
立马就有人反驳了这个猜测,说:“不可能是知青!孟家那小儿子下乡才多少年?知青下乡才多少年?我看他那大姑娘起码有十五六岁了!肯定是刚下放到乡下就和当地人好上了,不然生不出这么大的姑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