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许爱梦的户口是孟福生……(第3/5页)

赵贵年和赵贵芳的爷爷是特别讲规矩的人,两个人饿的哪怕很想一口将碗里的面条全都倒入胃中,可被阿锦提醒了以后,他们还是强忍着放缓了速度,吹了吹面汤,又小小口的喝了一口。

真的太香啦!

赵贵芳又黑又粗糙的手抓着筷子。

八岁的她,从小就开始打猪草、去山上刮松针、带弟弟,家里家外什么活都干了,七岁就下田割稻子、插秧,虽还只是虚岁八岁的小孩子,手背却黑黑的,指甲里也有黑泥,掌心并不柔嫩,而是有了茧。

她小小的手抓着筷子,站着的阿锦就能很清楚的将她黝黑粗糙的手看的很清楚。

许明月并没有过多的干涉赵贵芳的成长。

她是赵家的人,要适应赵家的生活,除非她将赵贵芳接到自己家来亲自照顾,不然她就得适应赵家的生活。

即使她想收养赵贵芳也完全不可能,赵家并不是山里最底层的贫苦的需要卖儿卖女的山里人家,她父亲是小队长,后来是大队长,现在又的炭山的队长,她母亲生了赵贵年后,时隔七年才又生下她,她是家中长女,在没有生下她的三弟之前,她家甚至都不知道,她家里今后是不是只有他们兄妹二人。

她在家中受重视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更多的事情,比如做家务,比如要带着下面年幼的弟弟妹妹长大。

这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童年的缩影,并不是只有她一个。

阿锦低着头,甚至在赵贵芳头上看到了正缓缓往外面爬的虱子。

孟福生给赵贵年赵贵芳二人盛面的碗是黑色的陶碗,很大,基本上是成年人吃的那种,可他们俩还是吃了个精光。

赵贵芳条件反射的像把盘子里的油花也舔干净,被阿锦制止了:“现在学校老师还在休息,我先带你去洗一下头好吗?到学校后,都是要洗头的。”

临河小学逐渐步入正轨之后,每学年新生入学就改为了九月一日,双抢才刚过去,老师们也是要参加双抢的,全都累的快脱了层皮,中午的时候,老师们也是要休息的,现在没到一点,赵贵年他们此时去学校报名,老师们是不在岗位上的,都在宿舍午休。

阿锦也只是对童年的外婆才会这么温柔了,她小时候,外婆怕妈妈工作太忙,顾不上她,总是给她送很多卤好的牛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块,还会包很多饺子放在冰箱里,让妈妈忙的没空做饭的时候,不要点外卖,煮饺子和牛肉给她吃。

赵贵芳是个又懂事又听话的小姑娘,哪怕她在家里,一直是两个弟弟的大姐姐,是长姐,是被自小教着要照顾弟弟的姐姐,但她在阿锦这里,却像个要被照顾的小妹妹。

阿锦姐姐让赵贵年去在大锅里继续烧热水,用毛巾温柔的铺在她脖子上,让她坐在小竹椅上,温柔的帮她把头发打湿,用很香有很多泡沫的香香,给她洗香香的头发。

赵贵芳头发又多又厚,简直和阿锦一模一样!

她头上还有一些被虱子咬的红包,被她自己给挠破了皮,发根上的白色虱子乱密密麻麻一片,看的阿锦头皮发麻,和赵贵芳商量:“小芳,你头上虱子太多了,我给你把头发剪了吧?现在天热,头发剪了,到冬天就长起来了,你现在不剪,进学校还是要剃光头的,不信你问你哥。”她回头喊正在厨房洗碗的赵贵年:“赵贵年,你说是不是?”

赵贵年也是经历过开学剃头的,闻言回头朝厨房门口的院子说:“是!”

赵贵芳是个性格特别懂事的小姑娘,听阿锦这么说,虽有些不舍得自己的头发,还是乖乖点头,让阿锦给她剪头发。

阿锦都十八岁了,是个大姑娘了,也有了自己的审美。

她本想给赵贵芳剪个好看的发型,结果因为手艺不到家,把赵贵芳头发剪的跟除草机在头上犁过了似的,赵贵芳也只是乖乖的坐着,不知道是没有镜子看不到镜子中的场景,还是性格如此,任由阿锦给她折腾。

赵贵年也不是性格活泼的,看到妹妹把头发剃成这样,也不笑,而是向阿锦讨要剪刀说:“阿锦阿姊,你还是把剪刀给我,我来剪吧,你给她剪光了就是了,留这么一点还有虱子,到时候传染到被子上,再想除干净就难了!”

他现在已经临河中学初中部的学生,从进入临河小学那天起,就习惯了学校不论男生女生,全都剃成光头的情景,在他心里,剃成光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临河大队现在不光有小学,过去被当做老师宿舍的教室也被腾了出来,成立了初中部,这个时代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相较于外面学校这几年不敢教授学生知识,只教意识形态的东西,反而是临河中学教的知识更多些,临河小学现在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八年制,但连高中知识都在教,比外面初高中全部读完教的内容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