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别哭了,别哭了,回……(第4/4页)
卫生所里,早就已经出了月子的白杏,如今也成了张医生的学徒,每日在卫生所里帮着炮制药材,打扫卫生,跟着张医生学医。
只是她胆子小,稍稍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吓得她像绵羊般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的不出来,像是将张医生当成了母亲一般,走到哪儿都跟着张医生,张医生要是回蒲河口,她就坐在许家村的码头上,等到天黑。
她精神不正常,又是卫生所的学徒,将来还可能是卫生所的卫生员,大家也不愿意去说她,偶尔还会喊她几声,和她说说笑笑,她也不出声,就抱着腿坐在木条上,直到张医生归来。
卫生所里还有一个孕妇,就是当初收了的两个代课老师之一,另一个现在在临河小学里面当代课老师,一天只有七个工分,她不愿意住在知青点,刚好老师宿舍里,一些没考上老师岗位的知青们搬到了知青点,老师宿舍的铺位空了出来,她就搬了进去,剩下的这位怀了身孕。
她也不愿在卫生所里待着,白日里去临河小学帮忙代课,哪怕上不了多少课,跟着坐在教室里学习她也是愿意的,因为她是孕妇,学校里的老师学生们都还挺照顾她。
她在学校一直待到了预产期前半个月,被张医生勒令要在卫生院随时准备生产,才没再往学校去了。
六月末,也就是双抢前期,这位知青也发动了。
这位知青的孕相比白杏要好的多,生产的过程也非常顺利,只花了六七个小时,就成功分娩出了一个小女婴。
女知青在卫生院住了许久,自然知道白杏当初的选择,她早就下定决心,孩子出生后,她就和白杏一样,把女婴送走,送的远远的,此生不复相见,只当从未生过这个孩子。
她始终无法忘却,这个孩子当初是怎么来的。
她比白杏清醒的多,早早就和张医生说了这件事,孩子出生后,她一面都不想见,让张医生直接带走。
张医生理解并尊重她的选择,只是为这小女婴寻找养父母的过程却不那么顺利。
本地很多人家,连自家生的女婴都不想养,更别说养别人生的女婴了。
许明月托了许金虎帮她留意大河以东的公社大队有没有谁家愿意收养女婴的。
生活在山涧周围的人家,不想要女婴,恶毒些的,就直接活埋在路中央,或者直接扔到茅厕内淹死,有些良心的人家,就放在木盆里,让女婴顺着山涧的溪水向下流,运气好的路上被人遇到,就顺手养了,运气不好,就流到竹子河里,若是遇到了下雨天,还不等她们遇到人,或许就已经冻死、饿死,或者落到竹子河里,成了鱼腹中之食,能够真被人收养的,少之又少。
人们愿意收养儿子,却不愿意收养女儿。
女婴一时送养不出去,就只能暂时放在卫生院养着,生她的女知青不愿意见女婴,还没出月子,就申请住进了学校宿舍,也不愿回不过百米之距地卫生院,看一眼女婴。
一直到双抢农忙结束之后,江三柱去火炉山送米粮回来,找到张医生,说想把这个女婴,抱到茶山上去,给江心莲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