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原本许明月还打算直接……(第4/4页)
也就是现在计划经济,不能有私人买卖,不然这一排干部宿舍,二楼作为干部宿舍,一楼做门面买卖东西,这条街不得很快就繁华起来?
这个话题两人都没有多聊,在这个计划经济的时代,聊这些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许金虎只让许明月挑房子。
他指着一楼最中间的的位置说:“你要不就这间!”
这一套干部宿舍,一楼十六间,二楼十六间,除去两边的公共浴室和卫生间,总共三十二间,能分给三十二个公社干部。
但房间的位置和大小也是有区别的。
许金虎私心很重,现在没有防水,澡堂和卫生间都不能建在二楼,所以他把卫生间建在了左边的最角落,于是建在了右边一楼的最边上,所有的房间中,最边上的四个房间,和靠近楼梯的四个房间是最大的,其它房间大约只有四十五个平方,只有四个角落和楼梯两边的房间,起码有五十五个平方,这样挨着厕所的那间干部宿舍,也因为房间比别的房间要大上一些,也有人愿意要。
许金虎虽生在这个时代,目光局限于这个时代,却知道老街的布局是什么样的,过去的老街就是下面铺子,上面住人,在建干部宿舍的时候,他脑子想的,就是一楼作为铺子,二楼住人。
这是他内心的想法,自然不能和许明月说,可许明月作为他同族之人,他事业上的左膀右臂,自然把好东西先分给她。
他不知道未来局势还会不会一直这样,反正他活了四十来年,政/治、局/势一直在变。
要是未来还会再变,现在分给许明月的房子,今后就是能做买卖的铺子。
自古以来,他就没见过铺子不挣钱,亏本的!
他心里的得意许明月自然是不知道的,她没进去看过,无法比较,既然是许金虎安排的,许明月就说:“二叔看着安排就是,我都没意见,我这次来是想和二叔说说在水埠公社建茶厂的事。”
许明月便和他说了想要把临河大队的茶山打出名气这事,打出名气之前,首先就得建个茶厂。
许明月原本想在临河大队建茶厂的,毕竟茶山在大河以南,方便采摘后及时的炒制,可安排完了临河大队的茶山种植,许明月又盯上了那么大的五公山。
要是五公山叶种上茶树,那为了方便运输,茶厂就最好建在水埠公社了。
她现在毕竟是水埠公社的书记,也不能有好处就尽想着临河大队,也要想想水埠公社,要是茶厂在水埠公社,招工方面,就不只是招临河大队的人,整个水埠公社的人都在招工范围内。
且现在的临河大队,不论是水路运输,还是陆路运输的道路,都通了,今后采摘下来的茶叶运到水埠公社来进行加工也方便。
许金虎一听又要开厂,当下就激动了,但还是皱眉思考说:“建个茶厂倒不麻烦,麻烦的是你后面说的要找国营外贸公司的事啊,我在吴城也跑了不少趟,就没听说过有外贸公司。”
吴城这么小的地方,生产的农业产品自产自销,哪里还有东西能做什么进出口贸易?
他有些为难地说:“外贸这东西我也不懂,你想建茶厂,我倒是可以为你跑一趟。”
许金虎现在的职位实际上说是,维护公社治安问题,像武装部、公安局,都属于许金虎的领导范畴。
但他过去也是水埠公社的生产主任,生产这一块按道理来说,也是许金虎的管辖范围。
像社队建厂这事,实际上还属于公社书记的工作范畴,需要许明月来写审批报告,交由县级政府批准,而在此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此时的社队企业,自主权都是极少的,许明月想要完成她所设想的,打造本土茶叶品牌,想通过先出口再国内的方法,把本土茶叶的名气打造起来,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许金虎一个大老粗不懂,但他这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直觉告诉他,事情不容易办。
他搓了把脸说:“茶树都给你种下去了,不行也行了,不然那么大一座茶山在那里,荒废在我们手中吗?总不能没了那江地主,茶叶就不卖了!”
江地主倒下,江地主家过去的茶叶销路也断了,他们这些外人,哪里知道过去江地主家的茶叶是销往何处的?
他也绞尽脑汁的为临河大队的茶叶寻找出路,说:“要说江地主家完全没人了,倒也不是,他有一个小女儿早年嫁到市里去了,他女儿在市里,嫁的也是殷实的商户人家,茶叶销路问题,问她或许有路子,我去替你找人来问问。”
许明月一听嫁的也是商户人家,心里就有些不妙,许金虎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就想到,江地主一家人都没了,他嫁出去的小女儿十多年来都没回来看过,人不会也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