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许凤翔几人也都吓了一……(第3/4页)

回家的路上,他手里提着一袋子挂面,还在说自己哈士奇一样的亲弟弟:“以后多听大兰子的话。”

许凤潮不以为意地说:“这还用你说?我们家最厉害最有本事的就是大兰子,我不听她的话听谁的话?”

见他脚步轻快,走路带蹦的,许凤翔忍不住说他:“你也是当爹的人了,就不能稳当点?”

许凤潮只是笑着回头看了他一眼,又蹦跶着扶着许凤翔肩膀跳了一下,两人也没回家,而是直接去了知青点。

知青点有挂面,他们不吃饱了挂面才不回去呢!

晚上女知青依然交给了张医生,张医生给女知青身体做了检查,好在身上衣服穿的多,除了有几处不知是不是在石头或者树木疙瘩上压出的淤青红痕外,身上并没有其它包括擦伤在内的任何伤。

张医生和许明月都没有问她怎么单独一人出去,没找个人陪着,她所在的大队知青人总共就那么几个,她是唯一的女知青,就是上个厕所,总也不能一直叫男知青陪着吧,不是她的错,何必从她一个被害人身上找毛病?

晚上她是跟张医生、白杏一起睡的大炕,等正式入职临河小学后,就可以住在学校宿舍里了。

第二天许明月就去了学校一趟,找到那些曾经是五公山公社的知青。

他们这群人中,除了张树鸣、杨红霞、李欣等几个人,大多数都是没考上教师的,还在临河大队干农活,现在农闲,每日是要挑堤坝的,这些知青们一说是进山里去批斗‘流氓犯’,不用去挑堤坝,一个个高兴的很,虽说他们当初的仇已经报了,可两年时间过去,谁知道那些人是不是又被放出来了?毕竟当初五公山公社革委会主任还是王根生,现在早就换人坐了。

其中尤以一个名叫晁立伟的男知青内心最为火热。

他觉得是自己机会来了!

当初跟在王根生后面,冲的最凶的就是他,后来来临河大队闹事,也是他的头,去山上的采石场挑石头时,他也是被打压的最狠的那个,原本他已经稳稳是这群知青们的头儿,被临河大队这么一搞,晁立伟的威信大失,后来为了留在临河大队,这批知青们也是托了各种关系,各显神通。

有了临河小学后,众人为了考上临河小学的考试,只要有空闲时间,全都用来读书看书了,就更没有人再想回到过去乱混的日子,毕竟城里是注定回不去了,当下他们能做的,不过是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临河大队的日子、伙食、风气比他们插队的大山里好了十万八千里不止,就更没有人再跟着他搞事情,心思都往工作上去了。

他在临河大队,也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干农活的下乡知青。

但他当初能做到这些知青们的头儿,除了他会煽动人心,下手狠辣之外,脑子也是有些的,通过这两年的观察和在临河大队的所见所闻,他早就知道,临河大队的许书记,是个极其厌恶男人欺负女人这类事情的,看整个临河大队清明的民风就能发现一二,山外只要听说哪里发生了类似事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抓到了蒲河口挑石头,没得跑。

昨天蒲河口的民兵带回来两个女知青和抓回来一个男子的事情,早就在临河大队传开了,毕竟那么多人呢,知青点离学校又那么近,稍微有点动静,整个大队都能知道。

现在许书记找他们,居然是让当初做过红小兵的他们,再次进山去搞批斗,搞游街!

这很明显就是怕临河大队的本地人批的不够狠,找他们来了啊!

他立刻立正敬礼,动作不怎么标准,气势却很恢弘地说:“报告书记!保证完成任务!”

看他不狠狠批死他们!

他们动作倒也快,等许金虎那边的人去调查出了结果,并将每个人的信息、家庭住址都弄清楚后,约定好了进山的日期和时间。

许金虎就把防止吴城的红小兵们来水埠公社找麻烦的事,就交给了江建国和他大儿子负责,只到了约定好的日子,自己只带了二十个民兵,从水埠公社坐着拖拉机出发。

蒲河口的四十多位民兵,则带着十七八个曾经下乡到五公山的知青们,外加一个锣鼓队,就浩浩荡荡的从水埠公社出发,他们直接在五公山公社的三岔路口集合,再一起进山。

这次去的目的,自然是抓人,然后搞批斗的!人少了不行,被山里人聚集起来包了饺子,他们也别想出来!

好在深山里的村落都不大,他们这些人加起来也有百八十人了,还都是训练有素的民兵,够用了。

这个锣鼓队,便是许明月给许凤翔出的主意,让他去把锣鼓队的人集合起来的。

当地的风俗,家里老人去世,是要敲锣打鼓吹唢呐,丧礼是要办的热热闹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