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他不敢抱许明月太紧,……(第4/5页)

临河大队的知青考得好,并不是他们比五公山公社的知青们聪明,他们只是比五公山公社的知青们提前复习了一到两年。

许红荷原本饱满如六月荷花的脸略微皱起,有些纠结地说:“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次五公山公社考试考的最好的两位知青,都是男知青。”

许红荷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最大的问题就是做事缺乏决断力,做事自己拿不定主意。

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男性的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程度,实际上都要高于女性,他们在家庭中能够得到的资源也高于女性,就连他们下乡后不论是出于性别还是本身的体力,在当地受到的威胁和觊觎,都远没有惶惶不可终日的女知青们那样多,对于前两名考试成绩都是男知青这一点,好像奇怪,又好像不奇怪。

杨红霞还没反应过来许红荷话中的意思,李欣却已然明白了许红荷的话,皱眉说:“许书记的意思肯定不是招收两个男知青。”

这就是许红荷纠结的点。

要是按成绩录取,就只能录取两个男知青,不按成绩录取,那就对其中一个男知青不公平。

李欣看了眼张树鸣说:“我建议录取一个男知青,一个女知青,我们都是插队到大山里过的,女知青在深山里什么境遇你们也了解,我们多招一个女知青出来,可能拯救的就是女知青的一条命。”她看向在座的众人说:“前几天第二考场内出现的一个女知青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吧?她现在就住在许书记家中。”她从自己手里的名单中,找出那个女知青的名字:“白杏!”

此时他们都还不知道白杏原是富商家的女儿,被人知晓了她下乡前的身份,只以为她是普通的插队下乡遭受到迫害的女知青。

许红荷点点头说:“许书记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原本沉默不语的杨红霞忽然说:“那就两个都招女知青好了呀?”

她因为自己就是第一届插队到大山里的女知青,对女知青们在大山里的状况要比叶甜、闫春香她们清楚的多。

同样是从插队到大山里找关系转出来的张树鸣有些无语:“说按成绩录取的是你,说不行的也是你,就你事情多是吧?”

杨红霞蓦地一拍桌子,凶狠地瞪向张树鸣:“张树鸣你什么意思?什么叫我事情多?你自己也是插队到深山里去过的?深山里什么情况你难道不知道?男知青和女知青在那种情况下的境遇能一样吗?”

张树鸣最不喜欢的就是杨红霞,也不惯着她说:“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凭成绩考出来的,之前谁说凭成绩录取的,你不会眨眼就忘了吧?”

把杨红霞说的支支吾吾,红着脸没法辩解。

张树鸣自然知道女知青们在山里面的日子不好过,可男知青在深山里的日子又好过到哪里去?明明排在前两位的是两个男知青,却要把名额都让给女知青,他自然也要为插队到大山里的男知青们说句公道话。

“那怎么一样?”杨红霞又想拍桌子,翻了个白眼朝张树鸣瞪了过去。

罗喻义知道,既然两个男知青考了五公山公社知青们的第一第二,还把他们拉过来开小会,就肯定是许书记还有别的指示,直接问许红荷和闫春香:“许老师,闫老师,既然这两个名额是许书记额外给的,那就按照许书记的指示办事就是了,山里女知青的境况确实要比男知青们差一些。”

他这话一出,张树鸣也不说话了。

他一个后来从五公山公社来临河大队闹事,才转到这边的人,本地人对他们的感官原本就没有罗喻义、闫春香他们好,既然他们都支持将这两个额外的名额给女知青,他自然不会傻了去得罪他们。

许红荷的意思都那么明显了,他又不是傻子,既得罪校长的孙女,又得罪公社书记。

他嘴上不说,心里却腹诽起来。

许书记不愧是个女书记,从学校招生,到老师招聘,现在又额外给五公山公社女知青招聘名额,可谓是偏尽了女生。

把名单确定了后,就是送录取通知书给五公山公社的知青们。

其实批改试卷的时间很快,第二天完全就能出结果,完全不需要临河大队的人单独再跑一趟那么远的路,去送什么录取通知书。

可临河小学这次却找了现任五公山公社的革委会主任和公社书记,尤其是徐书记,让他安排了熟悉深山里情况的向导,带着从蒲河口调过来的四十多个民兵,分为了十一组,进入深山里。

徐书记原本还奇怪,送个录取通知书,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人,还带着猎/木仓。

可这次的带队队长许凤翔理由也很充足:“山里人和我们许家村都是老冤家了,我们人不多一点,敢进山啊?再说了,又不是一个大队,好些个大队呢,要是一个一个送信,一天恐怕都回不来,大晚上的,谁敢在深山里待?快点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我们也能在天黑之前出山,不然留在了山里住都没地儿住,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