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山距离山外的堤坝几……(第3/5页)
“石炉山下,临河大队。”
不知为何,她看着那个村子的方向,明明河对岸一排排全都是村子,那么多的房屋,可她就是本能的认为,那栋红房子之处,就是临河大队。
此时已经是傍晚,远处的堤坝上到处都是挑堤坝的人,她几乎是吓得瑟瑟发抖的躲到五公山公社下面的河道背面的一处石洞内,一直等到天擦黑了,堤坝上的人要么三三两两的回村了,要么窝到了三角稻草乌篷里休息了,她才战战兢兢的从石洞内探出头来,看着大河对面。
当她看到大河对岸,唯一的一个有着灯光的村子时,她的眼里像是迸发出光来,一路往下,沿着堤坝往那唯一亮着灯光的村子走去!
*
“这次招聘老师报名了多少人啊?”老校长手里拿着个搪瓷杯,吹着里面的茶叶,问她孙女许红荷。
许红荷在他办公室有个办公桌,整理出来这段时间报名的名册:“我滴娘哎,七十多个人!”
老校长拿着搪瓷杯的手一顿,放下搪瓷杯走过来:“我们临河大队才二十几个知青,咋这么多人?”
“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都七八个人了,五公山公社的知青也知道了我们学校招聘的消息,这几天陆陆续续的也来报名了,还有隔壁邻市的,大概从和平大队那边听到消息,也来了七八个人,还有本地人!”她指着名册上,一些他们自己填的姓名、年龄和联系地址后,皱着眉夸张地叫道:“我滴娘哎,这几个人字都写不全,也来报名哦,七个字写错了五个,报个鬼的名啊!”
这次的本地人中,不光临河大队报名的人多,石涧大队和和平大队、建设大队的本地人也有很多来报名的。
这三个大队又不像临河大队,扫盲班一直没有断过,村里这么些年,能识会写的人已经不在少数。
可这三个大队,不像临河大队,从扫盲班出来过许明月、许凤台、许凤发等一系列的榜样在前,学习劲头就不像临河大队,又不像临河大队能吃饱肚子,这几个大队上扫盲班的人,除非特别好学的,不然能把字认全,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毕竟大家白天都干了一天的活,累的浑身都没力气了,吃又吃不饱,只想躺着好好休息,节省体力,哪里还有精力上课?
“报名的人来的都差不多了吧?把人数统计出来,需要印多少张试卷,这两天赶紧都印好!”老校长坐在办公桌椅子后面,恰了口茶,惬意地说。
“基本上已经都来了吧,今天都没人了,七十六个人,我们准备八十分试卷就差不多。”许红荷说。
这一次的卷子,是几个知青老师们,联合许红荷一起出的卷子。
第一次考试只有许红荷一个上过一年高中的人,卷子基本上由她和江家村两个初中生共同出,第二次考试的卷子现在肯定也不能用了,这是第三次招聘考试,许红荷实在想不出试题了,就把知青老师们一起叫了过来出题。
他们有的北方人,有的南方人,所学教材不同,出的题也不同,好在大差不差。
试题是写在大队部发的信纸上的,这种大队部免费发的信纸非常薄,周围一圈红线围绕着中间空白的大白纸,每一张信纸下面都垫着一张和信纸一样大的蓝色印纸。
这种印纸一张能够使用的次数是有限的,还特别容易弄脏手和纸张。
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这次考试试题的抄写人是许红荷和阿锦两人。
许红荷是老校长的孙女,字写的还算工整,阿锦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学硬笔书法,跟着孟福生学习后,孟福生写的一手好字,她也跟着练出一手好字来,和许明月大气磅礴中又带了些潦草的字迹完全不同,她认真写起来,写的字宛如印刷出来的一般工整好看。
这次考试是语文、数学、思想(革命的接班人)、主席语录四合一的考试,前两次考过的内容这次就不考了,所有的试题都是全新的,试卷一共写了四张信纸。
等两人抄完,感觉手都要抄断了,她们并不是只抄了一遍,印纸只有前面十几层能印到字迹,叠的纸张再多,后面印的自己就断断续续看不完整了,为了试卷的清晰度,她们每人都抄了好几张。
阿锦这些年被许明月养的娇气的很,她在外人面前都大大咧咧活泼淘气,可一到许明月面前,就立刻捂着自己的手,跟妈妈撒娇:“妈妈,我的手好疼,你看,这里都写红了!”
许明月明知道她是撒娇,还是拿过她的手认真的查看了一番:“真的红了。”她先是帮她揉了揉被钢笔压出红印子的地方,再吹了吹,然后张开双臂轻轻抱住她:“真是辛苦我们阿锦了,阿锦真厉害,都能帮老师抄写试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