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报纸上写的这次针对违……(第3/3页)

两个活生生的榜样立在那里,还有去年临河小学招的两个当地的女老师,干部的身份离她们太远,但学校老师的身份却离她们很近,只要努力够一够,是能够着的!

当老师,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光体面,每天还和村里干活的壮劳力们一样,能拿满十个工分。

大队里哪个能拿满十个工分的女人,不是把自己累的跟个老黄牛一样拼命的干活?日常她们也就拿到八九个工分而已。

她现在还管不了外界的事情,只能尽力做好自己目前能管的一亩三分地的事情。

那些机械到达临河大队后,又用船被拉到了蒲河口养猪场,陈卫民教授等人现在也常驻在了养猪场。

养猪场当初建的大,目前养猪的数量却并不太多,除了已经长成的六十头猪,和已经半大的两百头猪外,就是今年新增的五百只猪崽,六十头已经长成的猪,除去临河大队订购的五头,蒲河口农场自己消化的五头,每周给水埠公社肉联厂提供的两头外,现在剩下的不到二十头,算算时间,等这二十头猪全部给肉联厂供完,刚好第二轮养的两白头猪也该出栏了。

现在范教授和孟福生他们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可以增强猪崽免疫力,更适合它们生长的饲料,后面的猪生病的概率还会降低,生长的速度会加快。

不过这种饲料并不是几十年后的科技与狠活,而是以竹子河里现有的河蚌类生物为主要材料,加强猪崽们钙类的吸收。

养猪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被填满,当初在建的时候,就是以千头猪衣裳的规模建的,现在多出来的场地和房间,就用来给陈卫民教授他们作为他们想要自主研发水轮机和发电机的研究基地。

实际上早在六年前,国内就已经自主研发出了第一台750千瓦的水轮机和256千瓦发电机联机发电,可以带动当地居民用电和一个小型面粉加工厂的用电。

陈卫民教授他们当初就是在750千瓦的水轮机的基础上,在研究更大千瓦的机械。

他们本以为这辈子或许都没有机会再实现他们的梦想,没想到时隔一年半,他们居然在一个劳改农场内,再度实现了他们的研究事业,当初被下放到这里的几个水、电机械工程、水力与河流动力类的几个专家教授全都被放到了养猪场内,除了自主研发发电机外,他们也开始了主持蒲河口农场和养猪场的沼气发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