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双章合一(第3/4页)

难怪当年萧棠和晋王都是一年后才想娶妻纳妾的,也未必是他们多尊重原配,而是因为国孝,至少要满一年才可以。

舍娘就是十五岁时先暗地选秀,十七岁出嫁,就是名义上二十七个月丧期都过了。

国丧和舍娘无关,她依旧是在家好吃好喝,到底有一个会厨艺的妈妈,把她养的皮肤吹弹可破,油光水滑。

陶雅进来时,见舍娘虽然身着宽大的袄子,面上也不施脂粉,但愈发显得脖子白皙纤长,肌肤流光,自然地白里透红,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貌美,情态动人。

莫说是男子,就是她这样

的女子,见了也是让人心醉神迷。

“陶姐姐。”舍娘站起来相迎。

陶雅的父亲已经要去贵州任知府了,之前他在任上把上峰咬出来,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从杭州这样的地方调到贵州偏远的地方,索性,陶雅的亲事定下了,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舍娘除了感叹人世无常也没什么了,但陶大人离开了,空出来这个位置又不知道是谁了?舍娘想爹过来杭州不过一年半,应该没这么快的。

倒是大伯父升了广西参政,参政是从三品的官了。

官员从四品到三品是一个大槛,她记得大伯父最后是在正三品通政使的位置上致仕的,死后因他是皇后伯父,还追赠了太子少师。

裴以清也很是高兴,他道:“当年倡议立太孙,爹也是出过力的,大哥在知府任上已经两任了,如今能够升迁,倒真是好事。”

当然,因杭州知府之位空缺,如今裴以清以同知的身份暂代知府署理事情。

用完饭,舍娘见到弟弟雱哥儿已经会扶着椅子站着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简直要把人看化了。

“姐姐抱,姐姐抱我。”雱哥儿扑哧着胳膊过来。

舍娘常年锻炼,力气还是挺大的,一把就抱起了他,雱哥儿的头就搭在她的肩膀上朝裴以清和庾氏笑。

裴以清则道:“我看咱们家的哥儿干脆叫笑哥儿算了,成日这般笑。”

“爹,您还别说,哥哥这翻年了,马上就要科考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舍娘很是担心。

这辈子哥哥读书还是比之前要刻苦许多,也有人管束,比原本要好太多了。

上京前,裴以清就专门找在京同年中学问好的,让裴霁跟着人家学作文章,再有他的座师现在户部任侍郎,也是让儿子有一等投靠之意,几乎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这些事情都是明年的事情了,今年虽然家里人少了,但庾氏还是认真备下年礼。

孰料,年礼刚送到按察使褚家,褚按察使却因为两桩案子处置不公被革退,褚家一家都要回河南老家。好在褚姑娘的伯父重入内阁,对于裴以清而言,这对于褚家而言反而是大好事,故而,亲自上门几次帮忙操持褚家回家事宜。

就连庾氏也三番五次上门送程仪,安抚褚夫人褚姑娘。

但也因为如此,褚姑娘的伴读生涯就此中断了。

原本以为连着死了三个人就罢了,到了十二月,襄王府那边传来丧信,说老襄王过世了,襄王府要分家了。

裴以清扼腕,老襄王这么一去,母亲怕是说不上话了,襄王世孙,不,现在应该说襄王世子那边应该是黄了。

但他接着往下看,只见花老姨太道:“襄王妃和婆母不和,平日爱扒着娘家,襄王却并不这么认为,静候佳音。”

“我的娘唉,怎么还不死心呐。”裴以清摇摇头。

不过,小女儿的亲事还不是重点,到底刚嫁了女儿,她们夫妻还得多替小女儿也攒些嫁妆,再有若是霁哥儿科举不成,也得帮他打算娶妻了。

因为国丧,开年后雱哥儿的周岁宴,只是家中办了一场,并未大肆操办,这孩子倒是一手拿书一手拿箭,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到桌子尽头。

春寒料峭过了之后,裴以清便带着妻小在西湖乘船游玩,岸边杨柳依依,春风拂面,舍娘站在船头,只觉得舒服极了。

不远处也停泊着几艘画舫,描龙画凤,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说来也巧,这自然也不是旁人,而是庆王府一家。他们家按爵守制,不好在家筵席音乐,老太妃受不住了,庆王便安排出来游湖。

因不欲引人注目,所以也没有挂王府牌子。

偏偏郡主却是气闷的不成,在那甲板上放着风筝,却不料风大,她风筝吹的掉下去了,郡主便让人用竹竿从河里挑上来,不曾想那风却是把风筝越吹越远。

下人一着急,几个人撞在一起,倒是让郡主没站稳,直接栽到水里去了。

舍娘一看扑通掉下去的人,想也没想,也跳下水救人。

她一方面救人,另一方面也是想试试自己凫水的水平,人如果只平日划两下,那没有成长,必须是在急迫的地方能显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