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5页)
“你只需要记住,这是三位公子共同的决定。”李大郎轻声警告,“所有人都要配合承认,不能露馅。”
是三位公子,不是三公子,这就厉害了!
邱守拙:“还是你胆大,我可不像你,我就算胆子再大,我也绝不敢质疑三位公子的共同决定。”
陈昌贵悻悻捋着胡子,“我哪能跟你比,你跟了公子多少年?我新人,需要适应。唉,说到底是我心存侥幸,确实不该。这次挨了一刀,知道疼了,必须谨记。”
邱守拙搓了搓自己的脑袋,自己在心里揣测一番:
其实二公子和三公子年少,寻了个爹认他还能理解。但大公子也认,他猜这位爹绝对是个人物。
大公子可不是会沉迷于过家家小把戏的人,对方身上肯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才让他肯花费那么多心思。
罢了,上头的人有什么谋算,不是他这等愚民能想明白的。他本分听话就是,反正只要忠心,好好跟着三位公子,尤其是最会做生意的三公子,他们不愁天天有肉吃。
“刀,记得尽快补上啊。”
邱守拙带人扛走了几箱百杀水,临走前不忘嘱咐李大郎。
……
回到家后,宋显将大刀归置到仓库,就去取来一筐晒干的山核桃,砸核桃,抠核桃仁。
宋济民也帮忙干活,挑拣蛋黄菇,去根清洗;收集蓬蒿叶子,洗净后控水。
桃仁酥很好做,烤好的山核桃仁去皮后碾碎了,与白糖一起和在面里,油要多放,酥性质类的点心都如此,油少了就没有那种酥掉渣的口感了。
自制烤炉的温度不好控制,宋显先用少量炭火试烤,勤快查看。
第一批桃仁酥差点意思。
第二批在掌握好火候后,品相就很好了。
第三批最完美,宋显捡了六块出来后,将剩下的全都留给了宋寒承。
“你大哥一个人在长水县住,肯定会感觉到孤独寂寞,还有诸多不便,咱们就把最好的这炉留给他,明日去好好慰问他一下,好不好?”
宋济民心里腹诽他大哥才不会觉得孤独和不便,面上却乖巧地点头答应。
“剩下这六块,你跟二哥还有白姐姐一人两块,其余两炉的随便吃,但切记不可贪多,对你的小肚肚不好。”
宋显戳了戳宋济民已经快鼓起的小肚子。
宋济民立刻吸气,把肚子憋小了。
蓬蒿糕不需要烤制,做起来就更简单。
煮熟的蓬蒿叶用石磨碾碎,与有黏性的黄米粉和在一起,按口味喜好添加糖、桂花、芝麻等,捏成个人喜欢的形状,放在粽叶上入锅蒸熟即可。
宋济民喜欢小兔子,宋显就给他捏成了绿绿的小兔子形状,用黑芝麻点缀眼睛。
宋陆远喜欢棍棒宝剑,宋显就给他捏了宝剑形状。
白歌很喜欢花草,宋显就做成花朵模样。
给宋寒承的,宋显斟酌了下,做成了笔和算盘的模样。
纯手捏,样子还是粗糙了点。等他回头弄几块木头雕成模子,以后再做面食点心的时候就会又快又好看了。
晚饭除了点心,还有疙瘩汤,里面加了蛋黄菇和荷包蛋。炖煮之后的蛋黄菇独有的香味会渗透到疙瘩汤的每一颗疙瘩里,吸溜一口,软糯鲜香,全身都暖了。
谷中的气候就是这样,白天的时感觉是夏日般炎热,到了晚上就像秋夜一样凉爽。
白日出多了汗的身体,在晚上的时候补点热乎的汤汤水水,就会感觉很舒服。
饭后,父子三人一起去乐哈哈地泡温泉,这种舒服的感觉瞬间又攀升了一个层次,直逼顶点了,感觉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
宋显还有事情要盘算,泡一会儿就走了。
汤池里只剩下宋陆远和宋济民俩人。
宋陆远后仰靠着池边,闭着眼睛发出舒服地哼哼声:“有个爹真好!”
从前他们三兄弟吃饭都是谁饿了谁自己吃,就算凑一起吃,也吃得很潦草,话不投机半句多。
他说的话,老三不爱听,老三说的话他听不懂就打岔,反落埋怨。
总归是他们俩吵嚷,大哥鲜少发言,只有在他们闹得最不可开交的时候才吭声,三两句就把他们训得跟孙子一样。
有了宋显当爹后,他们吃饭规律了。吃食的种类还多,味道好,把他们养得更精神了。
大家聚在一起话家常,高高兴兴的,最和谐不过。
感觉这一个月以来,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都比以前好了。
“确实挺好的。”宋济民跟着感慨,稚嫩的声音讲出老成的话语,“好好享受吧,这样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