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3页)

她的视线落在还在为自己辩解的陆国公身上,又看了从得知消息的震惊、到后面当机立断维护国公府荣耀的陆夫人,突然站起身。

一时间,指尖轻点龙椅的皇帝、含泪说着自己委屈和苦劳的陆国公、控诉着国公府避战不迎的军士、在旁边录事的开封府尹……全都朝她看过来。

“你有话要说?”皇帝出声询问。

许栀和站起身才后知后觉想起来自己身处什么地方,心底快速地闪过一丝懊恼。

但这一抹懊恼很快被她收敛,她沉着声音说:“民女拙见。”

陆国公道:“她一个妇道人家,凭甚能在政事堂说话。”

皇帝说:“无妨,让她说,说错了也没关系。”

得到皇帝应准,许栀和酝酿一刻,慢慢开口:“欲固金瓯无缺,必先强边关之筋骨;欲保山河永宁,首在砺军士之锋锷。民女虽读书不多,却也知山河寸土不移,若是久而避战,岂非昭告邻番宋乃砧上鱼肉,任人宰割?”

内宦尖细的嗓门破声:“放肆!大宋国祚绵长,陛下乃千秋明君,岂容你诋毁?”

皇帝的脸色也沉了几分。

许栀和的心跳声砰砰作响。她咬紧牙关,才没有让自己当庭软了膝骨跪倒在地。

等脑海中短暂的轰鸣声结束,许栀和恢复了几分清明,不卑不亢道:“非民女诋毁,民女不过陈述避战之弊。行事者不矫——”

“避锋镝而求生者,其城必隳;捐躯首以卫道者,其国必昌。”

陆国公涨红了脸色,急急想要出声,却看见高台上的皇帝将手边的一册折子砸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的面前一尺。

他瞬间偃旗息鼓,再没了狡辩的动力。

“我不愿意深究,是因为看在你父亲为国捐躯的份上,现在连深闺妇人都看得明白,卿还要一再避让吗?”皇帝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到跪着的陆国公面前。

“臣……臣不敢……”

离他还有两步时,皇帝顿住脚步,嗓音苍老了几分:“这件事清晏已经问过回京的人证,字字句句,做不了假。等边城的人回来,孰是孰非一清二楚,你是自己说,还是让朕查明,再行决断?”

一瞬间,无数目光落在陆国公身上,他张了张口,眼睛缓缓闭上。

昨日风光回京的场面历历在目,可现在,一切都毁了。

若不是当年一念之仁……

陆国公紧紧闭上眼睛,不想这局本就是必死之局,只后悔自己心慈手软……可边城几万人,他难不成能一个个的杀干净?

现在陛下看似在为陆书容出头,实际上不过是借题发挥,惩治他领兵不利,他无论怎么说,都没有用。

现在说了,或许还有机会,可若是皇帝亲自查到了,他陆家上下满门的荣耀,可就要断送他手了。

陆国公心乱如麻,最终顶不住那道轻飘却又充满压迫感的视线,将往事一五一十说出来。

殿中一时间落针可闻。等陆国公磕磕绊绊说完所作所为,殿中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后面的内容许栀和没有听到,她被刚刚领着她进来的内监带走,这一回,内监脸上不再是方才苦大仇深的模样,而是带上了笑容,“许娘子的见地,咱家敬佩。”

许栀和偏头看了他一眼。

他看着才二十多岁出头,在一众老资历的内监中年岁不算大,此刻他眸子明亮,喃喃学着许栀和刚刚在殿上说的话,“山河寸土不移,咱家虽然这辈子上不了战场,却也知道娘子说的很对。”

说完,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敛眸,“咱家一介宦官,说这些多余了。”

“不多余,”许栀和摇头,“敢问公公叫什么名字?”

“马忠。”

内监将她送到府宅门前,含着笑说:“许娘子今日这一趟辛苦,待会儿可好生休息。”

许栀和留他用茶,后者不应,她也不勉强,只拱手作揖,“公公久伴官家身侧,当多提醒陛下山河壮美。”

她点到即止,马忠心领神会。

这样壮美的山河,若是拱手他人,岂非可惜。

马忠公公很快带着人离开,许栀和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直到雨顺提醒天色不对看着要下雪,才挪回了屋中。

正堂里,方梨心不在焉地守在悦悦身边,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晃摇篮,听到门口响动的时候,一个鲤鱼打挺从软凳上站起身。

“姑娘,你可算回来了,”方梨抱着许栀和的胳膊,“我担心坏了。”

许栀和心情很好,她朝方梨微笑,“好啦好啦,这不是没事吗?”

方梨目不转睛地看着许栀和,想从她身上看出佯装的坚强和淡定,但是都没有,她整个人透露着从内而外的开心。

真稀奇,出门时还茶饭不思,现在心情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