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陈允渡听到她的调笑,神情依旧淡定,握住她下巴的指尖又加重了两分力度,“别动。画歪了耽误的是你的时间。”

他的嗓音很轻,呼吸落在她的耳垂,许栀和忽地安静下来,后半段一句话都没说。

梳妆完毕,两人一前一后走出门。等在外面的方梨和秋儿对视一眼,脸上同时绽开笑容。

“怎么了?”许栀和脚步一顿。

“没什么没什么,”方梨扶着她上马车,“就等着姑娘和姑爷出来了。”

许栀和对她太过熟悉,见她避开笑的内容不说,本能觉得她隐瞒了自己什么东西,她追问:“是不是眉毛没画好?”

“怎么会,姑爷别出心裁,好看着呢。”方梨回答的很快,示意许栀和安心。

汴京外城,青灰色的城门楼轮廓在东方初泛鱼肚白的天光里渐显峥嵘。新郑门上守夜的士兵正在换班,有三两就近倚靠墙边撑着手中长矛入眠。

马车跟着来往的行人一道经过,许栀和掀开帘子,正好撞见有一列驼队从城外而来,驼峰上堆满鼓胀的包袱,驼铃声散在风中,清脆悠长。

晨曦微明,空气中似浮动着蒙蒙细尘。但过了城门口这一段,早市聚集于此的摊贩们摆开阵势,喧闹和烟火气如潮水般涌起。

赶在人流渐密之前,一行人成功离开了最拥挤的路段。坐在外面瞧得清楚的王维熙时时播报着刚刚自己看见的画面:“姑娘,刚刚有一个抗粮袋的和卖油饼的吵起来了,说是刚刚卖油饼的摊主下锅急,热油溅了出去,正好落在那人的赤膊上。”

“那这一下可不好受,”许栀和掀开帘子朝外面张望,马车将路口甩在身后,什么也瞧不见,“现在夏日,肩膀上没衣物遮挡。”

王维熙对此显得很有经验,“大抵要二十文,这件事才能善了。闹到了开封府也是这个钱,不够闹去开封府要耽误半响功夫,他们舍不得。”

许栀和双膝并起,胳膊肘支在自己的膝盖上,听到他的论断,问:“这也是你听云水巷百姓说的?”

王维熙说:“是啊,我觉得还挺有意思,姑娘你要是想听,以后我都告诉你。”

“好啊,”许栀和眼睛放光,“等铺子开起来,我空闲的时间就长了。这些日子庆妤过来找我,说问柳先生赚够了银钱,治好了发妻,现在已经封笔不写,要带着发妻去江南看看。”

王维熙知道许栀和收的两个学生这段时间研习的就是问柳先生的书册,他认字后闲时也看过两本,用词造句都不像是寻常通俗话本,乍然听到问柳先生封笔不写,心中闪过了一丝可惜。

“问柳先生才情斐然,要是没了他的书,书斋怕是要冷寂一会儿。”

许栀和点了点头,“是冷清了些,科举刚过,除了进士文录集还算好卖,其他都差了些。”

正说着,马发出一声悠扬嘶鸣,停在了和乐小灶门口。

红日刺破初晨的薄雾,各色声响,气味和色彩混成一股温暖的洪流,碰撞成喧嚣、嘈杂和蒸腾不息的街巷。铺子外面,已经聚集了一群人,站在外面交头接耳,等待着铺子开业。

蔡瑶来的最早,她正在外面安抚着躁动不安的人群,见到许栀和,眼睛噌地一下变亮,朝着这边挥手,“东家!”

许栀和朝她颔首致意,她回头朝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几人看了一眼。

……好像拉谁都不合适。

许栀和抿了抿唇,别过头喊:“秋儿,过来呀!”

蔡瑶询问的看向许栀和。

“你不是心心念念想见掌柜吗?现在将人带到你面前了,还不打声招呼?”许栀和朝她眨了眨眼。

蔡瑶如梦初醒,连忙道:“东家,掌柜,就缺你们了!”

秋儿乍然看见这么热情的女子,动作滞涩地回以一个微笑。她的眼神落在后院的厨房和新装的铺面,和应天府的陈设大差不差,她渐渐安定下来,顺着许栀和指的方向和角度了解每个区间分别是什么功能。

越听,心中越是懊恼,姑娘在这边操持,自己却因为小升的离开失魂落魄。

她走神了一瞬,下一刻,一只手落在她的肩膀上,“现在这边可就要交给你了。”

秋儿摒开杂念,重重点了点头,她看了一眼门口的小日晷,揭开了铺子匾额上的红绸。

红绸落下,周边响起如潮涌般的叫好声。

大锅热气咕噜冒泡,米香在空气中弥漫散开。心急的食客坐不住,说了三两句吉祥话就朝着里面走进来,稍微讲究文雅些的食客站在外面摇着扇子,对着匾额上的字品头论足。

“这字倒是很不错。看着颇有几分气韵。”

“你个俗人,还能瞧出来什么气韵?走了走了,快进去瞧瞧有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