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欧阳修和薛娘子争辩了几句,后知后觉想起来还有一个被他们两个人夹在中间的许栀和,对视一眼,同时闭上嘴。
薛娘子有些气不顺,现在可好了,在小辈面前做出这样的举动。她用嗔怪的眼神看着欧阳修,后者摸了摸鼻尖。
许栀和没有让两人为难,主动道:“酒方我已经抄完,之后还要去一趟集市。欧阳学士、薛娘子,我便先行告辞了。”
薛娘子道:“这么匆忙,不如用过饭再走?正好也快到了午时。”
许栀和心知她只是客气之语,连忙谢过她的好意,然后道:“多谢娘子款待,家中离开的时候做了饭。”
薛娘子闻言,不便再留,她将许栀和送到府门,目光细细地打量着她,“只可惜过两日就要启程去扬州了,不然,我定要留你在府上小住几日。”
她和欧阳修女儿缘浅薄,诞育两个,却都没能养住。现在膝下只有长子欧阳发和幼子欧阳棐,次子欧阳奕为妾室所出,亦是自幼在她身边教养。按理说,她是不缺子嗣环绕,但看见许栀和亭亭玉立,还是会忍不住想起早夭的两个女儿。
如果她们能顺利成长,想来应当是栀和的模样,乖巧大方,灵动聪颖。薛娘子在脑海中想象着。
许栀和听着她温慈的嗓音,道:“虽然和薛娘子才见过两面,但感觉很是投缘。等日后得空,还请娘子不要嫌栀和上门打扰才好。”
薛娘子被她这段话逗笑了,伸手在她脑门上轻轻一点,“你这孩子。你若是愿意上门,我和永叔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嫌你打扰。”
许栀和垂眸笑,从薛娘子的视角看去,活脱脱一个乖巧女郎。
薛娘子:“永叔在汴京城城南有一处酒窖,就在君山近邻,来日我和他不在汴京,还请栀和帮忙照看一二?”
许栀和连忙出声:“这怎么使得?”
君山的酒窖不缺人打理,薛娘子这么说,不过是想着许栀和酿酒需要地方,才提及了此事。
今日过来叨扰,已经是受了帮助,再收取其他东西,许栀和心底不安定。
“怎么使不得?”薛娘子佯装生气,板着一张脸道,“你来的时候也准备了礼物,你若是不收下,我即刻便去叫人拿过来。”
许栀和听着薛娘子堪称赖皮的一段话,半响不知道说什么合适。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薛娘子:“那你就是同意收下了。”
许栀和:“……”
薛娘子打定主意,面上带着从容的微笑,“老话说‘长辈赐,不可辞’,栀和就莫要再推脱了。”
许栀和看着旁边的丫鬟接收到薛娘子的意思,转身回门去写地址,哭笑不得道:“那,多谢薛娘子。”
薛娘子心满意足:“这才对嘛。”
丫鬟的腿脚轻快,很快就将酒窖的地址拿出来,她先交给薛娘子核查,确认无误之后,才重新递给许栀和。
“这酒窖有一位老伯看管,他认得永叔的字迹,你到时候去了,和他讲清楚,”薛娘子顿了顿,道,“罢了罢了,稍后我谴人过去打声招呼。”
薛娘子的执行力很快,一说完,就喊来一个小厮,与他吩咐了几声。
小厮动作麻利地离开了。
全程只用了几息,许栀和甚至来不及做出别的反应。
薛娘子欢欢喜喜道:“这样,便再无其他担忧了。”
许栀和心情有些复杂,她知道薛娘子对她的好来自于欧阳修的待见,而欧阳修出于和梅尧臣的交情才愿意格外照顾她。这份情谊,她心中同时感念四个人。
薛娘子见她嘴唇翕动,伸手在她脑袋上揉了揉,“不是说还要去市集一趟吗?去吧。”
许栀和酝酿在喉咙里的感谢重新咽了回去,扬起一抹笑,“嗯。薛娘子,我走啦。”
薛娘子含笑目送她背影远去。她一转身,看见门框后面手里拎着两个还没收拾完的包袱的欧阳修,后者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笑容,小声说:“娘子,我刚刚真的只是在夸你呀。”
薛娘子:“……我知道。”
她只是不习惯和欧阳修在小辈面前发生争执——这样看着很不沉稳,但欧阳修不在意。
……
许栀和将几张方子叠在一处,收好放在随身的荷包中。
她独自来到了城中最热闹的汴河集市。这个最热闹,是相较于其他地界而言,和之前的汴河集市比起来,就显得人烟稀少。
正午时分,北风卷地,铅云低垂。
阳光被浓密的乌云遮挡,耳畔风声呜呜,枯叶和细小的树枝被风卷起吹到一旁,看着颇为萧索。
许栀和走上汴河码头的时候,正好有一簇芦花从芦苇枝干上扬起,落在了她的裙边,她抬脚跨过那一缕芦花,看见早归的船只将绳索系在沿岸的枯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