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他的脸上飞快地出现一抹懊恼,有些沮丧地垂下了脑袋。怪不得在郎君面前,自己永远没有兄长做事可靠。
忽然间,潘楼二楼的雕花木窗处传出了细微声响,一道靛蓝色身影凌空而起。
“嗒”地一声,轻巧落地。
从许栀和的角度看去,这个人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腰间的银边软剑铮然作响,袍角翻飞如雁翎舒展,发带飘扬,动作利落。
但许栀和还是听到了低低的“咔擦”声,听声音来源,像是从他腿上传出来的。
……虽然姿势很帅,但是从二楼这个高度跃下来,膝盖能好受吗?
许栀和的视线扫过他的膝盖,默默思考。
原先墨色衣裳的少年顿时就急了,连忙走到靛蓝衣裳的人面前,“兄长,师傅和郎君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叫你从二楼直接跳下来,你怎么就不听?你真当自己会飞不成?”
靛蓝衣裳的男子平静地推开上前表达关切的少年,朝着许栀和微微拱手,“许娘子,在下风调,这是舍弟雨顺,让你见笑了。”
许栀和闻言,将探究的视线从他的视线移开,俯首回礼,缓声道:“无妨。”
方梨终于想起来了,她一拍脑门,连忙走到许栀和的身边压低声音道:“姑娘,这是潘楼主人的那两个小厮啊!”
许栀和:“怪不得名字这么耳熟。”
她回了一句,转而看向两人当中看起来比较成熟稳重的风调,“我和你家郎君并无交集,方才令弟说在此等我,恕我不明白其中意思。”
风调道:“许娘子不必担忧,一切事项,见到我家郎君便知晓了。”
许栀和淡淡地看着他。
方梨心直口快道:“你家主人好有意思,有话要找我们家姑娘说,却连一面都难以见到,可真是金贵的很。”
言外之意,毫无诚意。
风调似乎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一番说辞,哑口无言。雨顺有心帮着郎君和兄长解释,但还没想清楚措辞,就看见潘楼门口出现一抹熟悉的衣摆。
他连忙俯身:“郎君,属下办事不利,请郎君责罚。”
潘光摆了摆手,目光落在许栀和的身上,然后逐渐后移,看见站在许栀和身后一本正经的方梨身上,嘴角含着笑意道:“若是记得不错……我记得许娘子身边的姑娘名唤方梨吧。数月不见,方梨姑娘的口齿是越发伶俐了。”
方梨轻轻扯着许栀和的衣袖,本来不准备搭理这个初见即傲慢的人,没想到潘光得寸进尺,头也不抬道:“奴婢跟在姑娘、姑爷,梅相公、欧阳学士身后小心学着,就算再笨,也耳濡目染了不少东西,自然有所进步。倒是潘公子瞧着不如过去丰腴,可是这段时间用饭不香吗?”
潘光:“……”
他这些日子看着羊毛手衣、围脖卖脱了销,隔三岔五就会忍不住食欲不振、寝不得安,一来二去,本略圆润的身子也清瘦了一些。
开店做生意,他要追求的就是那种和善无害的圆润,现在事与愿违,方梨说这句话,算是准确无误在他心口上扎刀。
潘光脸色白了几分:好气,但还是得微笑。
潘楼的主人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潘光只脸上只凝固了一瞬间,又重新恢复了脸上无可挑剔的笑意,主动伸手做出邀请姿态:“方梨姑娘说话爽快,所言极对——潘某既然诚心想寻求合作,就应该亲自来求。”
许栀和看了一眼天色。
潘光像是看出她心中所想,主动道:“许娘子不必担忧,这雪,今日成不了气候。”
许栀和看着他一副笃定的神情,反应了一秒,很快就想明白了,她一边拎起裙摆跟在他身后上楼,一边不经意的询问:“看来百姓看布告所知的灵台郎气象,并不准确?”
潘光保持着领先的一步的位置引路,闻言笑着摇头否认:“非也非也。灵台郎乃司天监正七品的官员,事关百姓民生,怎敢胡乱谣言,要是传到官家耳中,罚俸尚且轻微,重则乌纱帽不保……只不过话是这么个话,但怎么表达,旁人又怎么解读,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
许栀和:“本朝奉行厚以养廉,灵台郎身为正七品官员,每月俸禄三十贯不止,其中还不包含加俸和职田。你们是怎么说服他们同意的?”
潘光脚步一顿,朝着她伸出一根手指左右摇摆:“不不不,是‘他们’,不是‘你们’,此事可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许栀和眸光淡淡地看着潘光。
潘光神情自若地推开二楼雅室的门,先请许栀和进去,两人席地而坐后,他一边斟水一边解释,“灵台郎测算正月二十一、二十二会有一场风雪,去岁北方诸州丰收,粮食源源不断入送汴京城,粮商托灵台郎夸大风雪事实,让百姓提前购入粮食以备雪路封山、粮草不得入京之患。这样一来,滞销的粮油便足以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