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3/4页)
“香米阁的米好是好,但现在米价贵,碧梗米格外贵,都是求学的书生,哪能天天付得起银钱?”头一人的说,“还是山鲜海味斋中选概率最高。”
在两人争执山鲜海味斋和香米阁谁更有可能当选的时候,有人出现了新的疑惑:“对了,今日这般大的动静,怎么没瞧见逍遥楼的人?”
经他提醒,正在押宝的众人齐齐回神,“对啊,若说府前大街什么店面的菜色最好吃,怎么能少了逍遥楼?”
他们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却发现逍遥楼完全没有来人的打算。
“难不成是逍遥楼没听到消息?不应该啊,逍遥楼就在书院的对面,即便是个聋子,都该知道出了大事了。”
逍遥楼中。
店小二一边擦着桌面,一边踮起脚尖朝着门外热闹的场景看去,见外面人山人海,心中升起了一抹好奇。
他正出神地想着,脑壳上忽然被人用力地敲了一下,回头望去,只见掌柜沉着一张脸,“不好好做事,乱张望什么?”
店小二伸手摸了摸自己被敲的脑壳,小声问:“掌柜,咱们当真不去?”
“不去。”掌柜老神在在。
“为什么啊?”店小二咂摸了一下,虽然八百人在逍遥楼看来不算什么大生意,但这送上门的肉,没道理拒之门外。
掌柜觑他一眼,“你到底年轻,不知道其中轻重。再好的菜色一旦成了唾手可得之物,人们便会失去趣味,咱们逍遥楼只需要保持现状,依旧会是书院学子心中的打牙祭首选,这可不比花大心力去争什么劳什子头名来得实在?”
店小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实话,他并没有理解掌柜话中的意思。
书院食堂的肉算是蚊子肉,但蚊子肉……也是肉!
唯一能懂掌柜的只有许栀和。
秋儿听了一圈,发现并无一人提起和乐小灶,也不意外。
用姑娘的话说,他们这些店铺的目标受众不一样。现在能站在这儿说笑谈天看热闹的,都是些有些银钱的富贵人家,和他们的目标食客并不是一类人。
但她也不泄气,姑娘又说了,只要这次办得漂亮,便能转化新的客源——
那个词汇叫什么来着,哦哦哦,拉新。
秋儿拍了拍自己的脑门,重新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的交谈,听说逍遥楼并没有参选的打算,松了一大口气,“姑娘,逍遥楼没有派人过来!”
许栀和看了一眼逍遥楼所在的方向。
逍遥楼如今在应天府的地位,就好比潘楼、樊楼在汴京城的地位,它坐落在人流量最大的府前大街,对面即是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每日自晨起便客似云来,自然不用担心食客问题。
再者,以现在逍遥楼的档次去接待这些尚且无功名傍身、且兜里掏不出一两银的学子书生,无异于自降身价。
许栀和将自己的推论与秋儿说了,秋儿一脸崇拜地看着她。
姑娘不愧是姑娘,懂的就是多。
如果逍遥楼掌柜能听到她的分析,定然要将她引为知己。
台阶上,闻夫子等他们讨论了个尽兴,才宣布下一项流程。
“现在,请要参与遴选的食肆到我这里来登记造册。”闻夫子亲自坐在一旁,准备磨墨动笔记录。
许栀和没争抢,等到前面十一家食肆写完了名讳,她才不慌不忙地上前,“和乐小灶。”
闻夫子笑意吟吟地看着她。他今日被明礼缠了一会儿,闹着让他多多关注和乐小灶的表现,闻夫子被缠的没办法,到了现场后在人海中找到许栀和的身影,才松了一口气。
但众目睽睽之下,闻夫子自然不会做出什么影响裁决结果的出格之举,他端着一张端庄严肃的脸,对许栀和微微颔首,将写着“十二”的木牌交给了她。
“现在,许娘子可以开始准备了。”
应天府书院原先的食堂的灶膛足够多,只不过判监事的本家接管之后,使用的灶膛越来越少,蒙尘了而已。前几日府尹大人来过下了决断,立刻就有人将它们收拾了出来。
许栀和接过牌子,带着秋儿他们一道去了十二号灶膛。
灶台上的事情她帮不到什么,只能像个吉祥物一样站在十二号灶台前站着。许栀和摇了摇头,什么吉祥物,明明是和乐小灶的定海神针。
瘦猴一边忙着剥菜,一边对厨娘叮嘱,“记得放酱,记得放盐,记得放油。”
厨娘一开始还会好声好气地说着“知道了”,到了后来听得多了,忍不住伸出巴掌在他脑门上重重一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做菜闭着眼睛都能炒,用你这小儿操心?”
厨娘今年已经快要五十,瘦猴却才二十不到,称为小儿,也无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