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3/4页)
许栀和:“好啊,我等你过来找我。”
四人都吃饱喝足,等桌上的吃完的空碗被收下去后,明礼像是下定了决心,对许栀和说:“东家姐姐,你既然介绍我好友,我也想给你介绍一个人。”
许栀和见他一本正经,十分严肃,不禁被他感染了几分,坐直了身子静静等待他的后文。
“……”明礼紧张地望着许栀和的眼睛,然后语气认真说,“我想带你去见我三舅舅。”
秋儿在旁边愣了一下,见许栀和沉默着没有说话,好奇问:“敢问,你三舅舅今年多大年纪?”
因为长期与梅丰羽、以及梅丰羽的小叔父梅尧臣打交道,一听到舅舅、叔父之类的词汇,许栀和、秋儿和良吉的脑袋中第一反应都是一个有些年岁,和善可亲的先生。
明礼看三人一脸即将要见夫子的认真,便知道是刚刚自己的脸色带误会了,连忙摆了摆手,说:“我三舅舅今年才二十二,今年年初才订亲,为人可好说话了。”
听到二十二岁,众人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幸好幸好,秋闱临近,书生个个都和腿上恨不能长出轮子一样,着急忙慌,且看昨日的夫子天团,连茶水都没喝几盏,又急哄哄地忙着回去批阅文章了。
在这般强烈的读书氛围中,许栀和对学问尊敬,但却不想自己成为读书中的一份子。
动辄千字有余的策论文章,引经据典,她写不出来。
明礼看着他们从挺直脖子,又到不约而同地趴在桌面上,恍惚间看到了自己逢年过节被父亲和母亲带着,去见不同的祖宗、老太太以及一些声名远扬,归乡隐居的大儒。
那时候,他和反应简直和他们如出一辙,听到长辈一词立刻绷紧身子,听到不考校学问,那口迟迟未吐纳的气息,才渐渐平稳。
原来即便成为了大人,听到“长辈”也会露出这样的反应。明礼觉得有趣的同时,又不禁为自己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明魏两家太过于庞大,即便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府上、或者不同的人在自家府上拜年,但十三年过去,每年依旧会出现几张过去从未见过的新面孔,然后在母亲的提醒下跟着喊“舅公”、“太叔公”之类。
明礼摇头晃脑,将逢年过节需要应付的亲长从自己的脑海中移除,偏头对许栀和说:“东家姐姐,我三舅舅的院子依山傍水,院中修得极具野趣,是纳凉的好去处。等休息好了,我们再过去?”
许栀和没有第一时间答应,现在别说是院子修得有野趣,便是这能将她带到山野流泉,她也不愿意在阳光下走动。
“东家姐姐,秋儿掌柜。”明礼放轻了声音,睁着圆溜溜水灵灵的眼睛看着两个人,“你们昨日可是主动许诺过的,应天府书院食堂的事情,如需帮助,尽管开口……现在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去。”许栀和单手撑着下巴,看他故作委屈的神情,明知道是装的,竟都有些于心不忍。
怪不得昨日闻道夫子严苛端肃,却依旧屡屡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明礼的诸多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将他养成了这样处事波澜不惊的性子。
“区区太阳算什么,既然明礼说了,那是一定要去的。”许栀和看着他的眼睛,顺着他想听的话语往后说。
秋儿也笑着颔首:“嗯,说了如需帮助尽管开口,怎么会出尔反尔。”
明礼达成所愿,笑容灿烂。
门外,风裹挟着热浪,卷起树叶发出沙沙声。
准备出发之前,三人准备先休息好。许栀和将自己的五指合并,当作一把小小的扇子,在自己的耳边扇着风。
扇了一会儿,一声不吭的小升忽然过来,递来两把蒲扇。
她愣了一下,没有第一时间去接。
不止是她,就连秋儿都有些意外——好像小升比之前做事更用心了。
在从前,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小升是绝对想不出来可以主动给人做些什么。秋儿看着那两把扇子,顺着握着扇子的手往上移,看见小升的脸。
他依旧寡言,但依旧开始改变。而这种改变,发生在她前两日问他——愿不愿意跟在姑娘的身后做事?
他现在的行为举止和姑娘当时反问她的话对应上了,姑娘问“你有没有问过他是否愿意?”,现在结合小升的表现来看,他是想留在自己身边?
秋儿还在纠结,许栀和伸手接过蒲扇,她取了其中一把,将剩下的一把放在桌面,目光看向另外三个人。
良吉率先移开了视线,秋儿年纪比他小,又是女孩子,他是把秋儿当成妹妹看待的;至于明礼,还不及秋儿大的小孩,他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铺子里留下来的这几把有些年头的蒲扇,远不如他亲手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