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5页)

孙妈妈愣了愣……大娘子想要的场面,大抵就是这般吧。

看到眼睛都发酸了,吕氏才迟滞地转过头,看着许县令道:“……这便是老爷不在意玉颜的原因吗?”

许县令:“……胡说什么!我何时不在意玉颜了?”

顿了顿,他接着道:“三丫头虽非你亲生,但你到底是人家嫡母,怎能不盼着女儿好呢?”

吕氏涩然一笑,喉咙间弥漫了一股血腥味。她真想问问,他宠爱的姚小娘,是否又能心无芥蒂地看着三丫头今日景象?

孙妈妈见吕氏忽然咳嗽起来,顿时慌了神,“大娘子,大娘子,无碍吧?”

吕氏摆了摆手,几近自虐般看着院中宾客谈笑鸿儒,觥筹交错。

老天当真不公,她苦心孤诣,筹谋多日,却落得如此下场。

三丫头只是与人相看,却能觅得良缘。

老天不公!

孙妈妈本想宽慰吕氏两句,虽然这新郎官结交甚众,但是容貌粗鄙不堪,难等大雅之堂……然,话还没有说出口,只见清贵文人拥簇着一位如山涧冷月的少年郎。

少年郎一袭红衣,骨相清绝,身姿颀长,走动时腰间环佩叮当作响。此刻他眼含笑意,一步步走近持却扇礼的新娘身畔……

许栀和微微垂眸,视线落在少年伸出来的手上。

如上次所见,修长而有力。

和上次不同,不必遮遮掩掩。

她深吸一口气,将手缓慢地搭在他伸来的手上,而后隔着扇面望向他。

汤昭云和方梨见有人接替了她们扶住许栀和,同时松开后,后退,再后退……将空间留给新人。

陈允渡嗓音温润,吐字清晰道:“别怕。”一切有我。

像是蜻蜓点过池塘积水,漾开一圈圈涟漪。

许栀和舔了舔唇,本想回一句“没有在怕”,却发现嗓子干得厉害。

大抵是用多了糕点。

陈允渡扶着许栀和,跨过正院的门槛,准确无误地带着她走到了许县令和大娘子的面前。

许县令颇有些感慨地看着陈允渡,心底对这个女婿也欲发满意起来——

仪表堂堂,丰神俊秀,是个当大官的好料子。

他笑意满面地接过陈允渡的奉茶,又盯着吕氏完成动作,而后笑吟吟道:“我儿出门,为父心中不舍,另田庄两处,铺面一处,兹做添妆。”

随着他话音落下,身后的小厮端着案板,端上了几张薄薄的地契铺子。

许栀和匆匆扫了一眼。许县令应当是听了小舅的劝,给的都是良田庄子,就连铺面,也是在南京应天府边的地段。

方梨上前,将铺面收下。

许县令还想再多说两句,却看见陈允渡已然转身,又悻悻把话憋了回去。

许栀和看着许县令一脸的急不可耐,又看着吕氏满眼不可置信和伤心欲绝,顿了顿,转头去陈允渡说:“容我与母亲再说一句话。”

陈允渡自然无有不应。

吕氏疲惫地抬头,今日风头她出也出了,切切实实的好处也拿到了,究竟还有什么好说?

许栀和走到吕氏的身边,她微微俯身贴近吕氏的耳畔。从院中角落看过去,倒真只想是母女两人有话要说,临别絮言。

“我知母亲心中不快,”许栀和压低了声音,“但是母亲可别记恨错了人……这段时日女儿听闻四妹妹过得不好,母亲难道当初同意人上门,就没做一点调查吗?”

吕氏猛然抬头望她,“你知道?”

许栀和温柔低笑:“女儿不知道……但女儿猜得到。母亲查了,却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不就要考虑考虑,是不是身边的人出了岔子?”

吕氏醍醐贯顶。

她当然不会只顾着玉颜的一面之词,她暗地里派了人去查……也是手底下人说邓郎可堪托付,确有珍宝无数,她才点头同意的。

如今看来,竟然是身边的人都被人收买,而她这个自诩面面俱到的大娘子,竟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不过,三丫头何时晓得这些算计了?

她眼神颇为复杂地看着许栀和。

许栀和眼底笑意浅浅,坦荡无惧,能提醒的她都提醒了,要是到了这步,吕氏都查不出端倪,依旧把这笔账算在她头上——那吕氏这么多年大娘子算是白当了。

许栀和不主动惹事,却也不会看着烦心破事斩不断似的找上门。

她站起身子,恍如刚想起来一般道:“对了!母亲怜我不经事,说要给我两个陪嫁,一个是方梨自不必说,另一个人,便要了秋儿吧。”

吕氏望着她。

她何时说过要给许栀和两个陪嫁了?

方梨便罢了,身契本就在张家本家的人,这秋儿是谁,她都没有印象。

一并给了,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