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当下,许县令看见姚小娘投来的视线,立刻想到了自己曾许诺的。

他心底有些迟疑:话一旦说出口,吕氏必定又要闹起来,可是不说的话……事情一日悬而未决,念琴就多一分伤心。

她现在怀着孩子,怎么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思及此,许县令不再犹豫,主动道:“之前黄池县县令与我吃酒,说我许家的姑娘个个生得花容月貌,性子端庄识礼,愿意求娶之。”

吕氏握着帕子的手猛地攥紧。她的视线在许县令和姚小娘的身上扫过,

这件事,她怎么就忘了这件事?

三丫头本来就成不了事的,她没放在心上,可是姚小娘,她算漏了这一步。

她在心中无声地叹息,只能看向邓良玉……但愿邓良玉比那县令的嫡次子更有出息,也好叫玉颜不在她那庶妹面前落了下风。

不然的话,两人从小就争尖,日后见了面,免不得要受委屈。

杜小娘膝下没有女儿,再好的良缘佳婿也和她没什么大关系。故而她对这桩事有所耳闻,但不多。场上瞬间走向变动,她只怪自己今日之前不曾好好了解。不过影响不大,她长了眼睛会看,见许县令和姚氏眉目传情,立刻悟了过来……原来这桩喜事掉到六丫头身上了。

许栀和习惯了被人忽视,也没对这段姻亲产生过幻想,因此并没有触动,只默默放空大脑。

什么时候才能走?

这般听人讲来讲去,真像是开学院开了讲座——台上的老师不在意学生听不听,学生想走,却又因为签到不得不留下来。

从前能玩手机,现在什么都玩不了,还得聚精会神,不能让别人抓住把柄。

许栀和在心底叹息。

邓良玉听到许县令的话,心底有一丝好笑一闪而过。虽然许玉颜在许府时不五日就要与许兰舒吵上一架,但在她心上人的面前,她依旧不遗余力地营造着许府上下和睦一片的假象。面对家中几个兄弟姊妹的关系,她向来是闭口不谈的。

因此,在众人心目中,他的形象应当是“对许府一无所知”的。

邓良玉敛了嘴角的嘲弄,抬头的时候带着一无所知的茫然和笑意:“听玉颜说,她有位姐姐,想来那位郎君,便是与三姐的良配……”

“咳咳。”

他的话音未落,只听见对面的姚小娘咳嗽了一声。

姚小娘用帕子掩着唇,冷然地望着他——当初确定和许玉颜定亲的时候,两人分明已经谈妥。

他这又是在做什么妖?

姚小娘猜不透邓良玉的用意,只能偏头打量着坐在最后面的许栀和……难不成这两人谈成了什么?

邓良玉假装自己没听懂姚小娘咳嗽中的警告,继续不紧不慢、善解人意道:“哦哦,说的也是,长幼有序,应当是三姐姐在前面的。”

场上一派安静,只余下邓良玉恍然大悟的低语。

许栀和的脸色险些绷不住。

她今日自进门起,从了请安问礼,一句话都不多说,就这样,火都能烧到她身上?!

当真想骂人!

身上猛然多了好几道视线,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姚小娘。

姚小娘望着许栀和——三丫头依旧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头饰干净,比起旁边满头珠花精心打扮的许玉颜,简直都不像个官家小姐。

又一贯沉默寡言、没什么存在感,哪来的门路?

姚小娘微微打消了自己的疑窦,自己要邓良玉演这出戏,尚且下了血本,她一个没娘的庶女,能翻出什么花?

八成是这邓良玉贼心不死,故意借机敲打呢。

她心中盘出原委,心中更认定了邓良玉是条养不熟的毒蛇,只是许县令面前,还要装装样子,只能温声开口道:“邓郎君误会了,结亲的并不是三姑娘,而是六姑娘。”

邓良玉和许兰舒同时惊诧的“啊”了一声。

旋即,邓良玉道:“六姑娘尚未及笄,这……”

姚小娘耐着性子回答道:“兰舒开过年来,也就十四年了。先定下亲事,若是有其他变故,再议也可。”

在她的心中,许兰舒嫁给县令嫡子当正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她绝不会、也绝不能看它产生丝毫变数。

“是我鲁莽了。”邓良玉站起身,朝着上头坐着的许县令、吕氏俯身,又转头看向一脸茫然的许兰舒,“原是六妹妹的喜事,邓某先在此祝贺了。”

许县令默默瞥着吕氏的神色,见她冷肃着一张脸,主动道:“饭后还有一道蜜糖柑橘,微甘清爽,现在都上了吧。”

年宴的最后一道菜是柑橘,“柑”与“甘”谐音,寓意生活甘甜,“橘”与“吉”谐音,象征吉祥如意。用过这道菜,便是新的一年了。

许县令发了话,来往的下人立刻在每人面前放了一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