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4页)
范鑫言年底上又来了两个孩子,等开了年,外村也还要来仨,提前给交代了。
湘绣见两家人难得和睦,红着一张面,没太好意思的说:“前些时候府上的肖妈妈私底下拉了我言,说城里有户姓孟的人家,家里头经营着一间糖水铺……”
“妈妈喊我回来问问家里头是甚么意思。”
湘绣的话没说完,不过一屋子的人都晓得了她话里的意思。
听得有人相中了湘绣,张金桂最为关切这事儿。
她赶忙放下了手里头炖得香嘴的山猪骨头,急问湘绣那户人家的消息。
湘绣年纪也过二十不小了,前两年倒也有些人家相中,可要么是穷寒的庄稼汉,要么是街上串走的货郎,人才相貌平平不言,家境也都不入眼。
程家那般的就更不题了,光是前头说这些,也暗暗的问询女家要给多少的嫁礼出来,心头还指着靠娶亲发财咧,气的张金桂不行,亲事自没能说成。
这眼瞅着一年大过一年,家里头难免着急。
时下听得湘秀自张口说的人户,料想是不差。
湘秀也想早些给安定下来,便与家里说了个仔细。
这孟家三个兄弟,几人都各有差事干,老大是镖行里的账房先生,老二跟着货船在外头跑生意,瞧上她的是孟家老三。
湘绣家主子爱吃孟老三铺儿里的甜水,她总去买,一来二去的嚒,自也就相熟了。
湘绣不是个傻的,与家里说前便托人给打听清楚了孟家的虚实。
这孟老三在城郊上有一处小宅屋,手头攒得有些积蓄,人也还算本分,外头没听养得有,也没跟谁家的痴缠不清。
独是人生的矮了些。
其实两人早两年上就识得了,湘绣上孟家甜水铺里去买甜水时,孟老三常会请她吃一盏子,倒是早有了些意。
可先前也一直都这般不远不近的,下半年里,湘绣与人说了一嘴兄弟没读书了,起了间私塾,这还没过年,那头便托府上的妈妈来问她的意思了。
湘绣估摸着孟老三是去仔细打听了她家里头如今是个甚么模样,瞧来是满意了,这才有往下的事。
她打大户人家里做了几年事,晓得人不会白抬举你,总归是要有人瞧得中的地方才成。
这婚姻是大事,由得她考量孟家如何,人孟家不也得看她家兄弟上不上进,父母和不和气嚒。
说起这事,她心头便对康和十分感激,若不是他起意教她哥哥做这学塾,又一通张罗把事情做成,她未必能教孟家看上。
范守山跟张金桂听了孟家的情况都欢喜坏了,如何有不答应的。
范鑫也言,教湘秀不要愁嫁礼的事情,他定会想法子。
湘秀自来心底上是有些瞧不起她这哥哥的,不过听得他这般说,心头也觉熨贴一头。
大家欢欢喜喜的吃罢了年夜饭,范爷范奶也是破天荒的给家里的几个孩子一人拿了个红包做压岁钱。
康和跟范景回去家里头,打开了荷包一瞧,数得有二十个铜子,他们一人一只,便得了四十个铜子。
珍儿跟巧儿也是这样多,陈三芳言,也是难得二老大手笔了,以前哪有这些。
她心头感慨,这日子见好,弟兄间更和睦了,老人也慈爱了。
过了年,上元节前,十几日的光景上,乡野间扎炮竹的声音且都还断断续续的。
范家一家子访了几门亲,自家里又宴请了一回亲友乡邻,来了三大桌子的人,多是热闹了一场,这年才算过罢。
这日,康和跟范景正在屋里头收拾,预备上城里再去看看铺子,不想将才把驴车驾去了大道上,胡大三便喊住了两人。
“大郎捎了口信儿说罗员外那处有间铺儿许和你们的意,教你们得空就上城里看看。”
“俺昨儿本就要与来与你们说的,打外头拜年吃醉了酒,一头倒在床上就给忘了。”
康和道:“可是巧了,我跟大景正是要上城里去。那也不肖上别处了,先去看罗员外的铺儿。”
两人上了城里头,头先便去找了胡大郎,人便引着他俩去看铺。
这铺子在城四大主街南街分出的一条道上。
铺子是个大通间,有些像是他们山里的木屋一般,没甚麽阻断,瞧着挺是敞大。
且还真依康和说的,位置为首,几步路就能上主街不说,街市后头便是一片民巷,这夹道两旁的铺子,便鲜少有几间没有开门的,多热闹。
外在呢,城中的两个肉行在城西和城北,南街这边去那头说不得远,可步行前去也是得要一刻钟有多。
肉铺子弄在这处,再合适不过,便因着位置好,街上已有两家肉铺了。
不过干这些鲜肉小菜的买卖,指望不得能独一家做,倒是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