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4/5页)
能够自主吞咽食物——哪怕仅仅是流食——是非常关键的医疗指标;毕竟这个年代又不存在什么输液技术,吞不下食物真就只能活活饿死。而现在可以喂进去一点汤饭,那治疗的希望就大大增加了。
眼见好转的迹象如此明显,奉命看守俘虏的医官大喜过望,特意请来穆先生视察情况,期盼着他能再展神妙,重新拿出类似于“吸氧”的奇特方术,可以妙手回春,彻底治好俘虏,了却这一桩艰难之至的差事。穆祺人倒是来了,但面上不显,心里依旧是犯着嘀咕。说到底,他还是不相信自己整的那两台家用制氧机能发挥什么效用,依旧觉得这是纯粹的运气,而且并不觉得自己能够“指点”什么。
不过,当看到病人的伙食时,他还是有些蚌埠住了:
“你们给俘虏吃肉粥?”
“是的。”医官诚惶诚恐,躬身回答:“先生不是说过,要让这些病患食用肉食,补充体力?我等才特意要的肉脯、冬葵,与米粥混煮,病人还能喝进去一些……”
“我什么时候说过——等等,你说病人喝进去了?”
穆祺话说到半句,猛然反应了过来:
“他怎么喝下去的?你给我演示一遍看看。”
医官颇有些为难,推说这个喂粥的差事很不体面,怕会唐突了贵人。但穆祺再三坚持,还说这对治疗“很有帮助”;他无可奈何,也就只好答应下来,带着穆先生绕进看管俘虏的营帐,然后让军士舀了一碗今日刚做好的肉粥,亲自演示喂饭的流程。
按照惯例,虽然都是俘虏,但身份亦有差异。司马仲达毕竟位列三公,声望尊隆,所以哪怕身在蜀军营地,也有一份自己的体面。蜀军专门给他擦拭身体、更换衣服,调整姿态,让他看起来不像是被沼气薰翻、恶臭不堪的俘虏,更像是一个昏迷不醒的寻常老人。医官为他准备饭食,也要特意用手背在碗上试了又试,确认温度不烫不冷之后,才小心舀了一勺,送至司马侍中的唇边。
不过,正如医官所言,司马懿基本已经失去了饮食吞咽的能力;就算旁边的士卒协力,勉强撬开了司马懿的嘴巴,医官喂进去的一勺粥水,大半也从嘴角淌了出来,口水混合食物,将胸口全数打湿,真正是搞得一塌糊涂。
医官很不好意思,一边向穆先生谢罪,一边赶紧让人擦拭俘虏的胸口。但穆先生挥手制止了医官,他弯下身来,不嫌恶心的仔细打量司马懿胸口那一摊粥水——蜀军没有虐待俘虏的爱好,所以给伤员用的还是好东西;这一碗粥有细碎的精米、菜叶,还有不少细小的肉块——行军途中当然没有什么新鲜的猪牛肉,都是事先腌制风干后的老腊肉,煮再久都煮不烂的那种。
“先前也是这样。”医官低声下气地向穆先生解释,生怕他会生出什么不满:“可能是司马氏重病未愈,喂一碗粥只能咽下去小半碗,每次都要给他擦拭换衣,非常麻烦;只盼着他能快点好转……”
“快点好转?”穆祺忽然道:“不,不必了,司马侍中其实早就好转得差不多了,是不是?”
医官:“……什么?”
医官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脑子出了毛病,否则怎么会听到这么一句完全不可理喻的言论呢?他迟疑片刻,又嗫嚅发问:“先生……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司马侍中其实早就好转了。”穆祺清清楚楚道:“他现在在装病呢。”
医官:???
“小人——小人不明白——”
“很简单。”穆祺道:“第一,流出来的粥水不太对头;如果是因为肌肉无力而自然外溢,那应该从下巴淌出来;如今这粥水大半是从嘴角流下的,那多半是人为故意吐出来的。”
医官嗯嗯数声,还是茫然无措,显然没有搞懂穆祺这段长篇大论的意思。至于司马懿……司马懿依旧躺在榻上,一动不动,仿佛僵死。
“好吧。”穆祺叹了口气:“那就说第二个缘由。粪坑里的毒气只毒害神经,不会损伤肌肉。只要神经恢复正常,能够控制住一处肌肉,那应该就可以控制所有肌肉,不存在咽下去一半又吐出来的情况。更不必说,这粥里的肉块实在太大太硬了,肯定是得有意识吞咽才能吞得下去,否则早就被被第一碗肉粥给噎死了。”
他停了一停,若有所思:
“……当然,既然他能有意识的吞咽,那应该可以找到办法,检查出这位司马侍中到底是不是在装病。”
闻听此言,医官大大松了一口气。什么“神经”、“肌肉”,他还是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有办法”三个字还是明白的。无论什么古怪法门,只要能够解决现在的问题,不就是天大的好法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