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阮仁燧由衷地朝她竖起……(第2/4页)
小厨房做了牛肉炒西葫芦和西葫芦猪肉馅儿的包子,阮仁燧,再加上贵妃,两双眼睛一起落在了圣上脸上。
圣上就任劳任怨地开始吃西葫芦猪肉馅儿的包子了。
……
夏侯家。
夏侯夫人还很纳闷儿:“怎么忽然间送了两棵西葫芦过来?”
燕吉就笑吟吟地说:“这是我们小殿下专门种了,用来孝敬您老人家的!”
夏侯夫人感动坏了:“岁岁那么小一个小人儿,还有这份心思呢?”
再围着看看,不禁由衷地道:“长得真好啊,都挂果了,一看就有劲儿!”
叫人把这两棵西葫芦移栽到府上的暖房里去。
燕吉带着专门的匠人出来,陪同着把事情忙完了,才低声转述了贵妃的话:“娘娘惦记着娘家兄弟的婚事,差我来跟您问一问,看现下是怎么个情况呢?”
夏侯夫人说起这事儿来,也是眉开眼笑:“我看有门儿!”
她说:“小怡有空就往东平侯府那边儿跑,先前夭夭出宫的时候,苗大娘子还请她跟小时女官出去赏花了,要是没那么个意思,何必来请夭夭?”
又说:“小怡毕竟还小呢,婚事倒是不急,我看东平侯府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
“先前见了东平侯夫人,她说苗大娘子虽是从弘文馆里毕业了,但还是想去考国子学的什么研读生……”
……
这事儿还是苗大娘子的义母费氏夫人主动提的。
因认了苗大娘子做义女,她专程设宴款待亲朋,再之后往来得多了,也逐渐熟悉起来。
“你既叫我一声义母,那我就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在不在理,你自己回去思量。”
费氏夫人神色恳切,说:“我知道你是侯府嫡女,出身显赫,一朝出嫁,嫁妆必然不会少的,只是我说句托大的话,难道我当年就逊色你很多?”
“我现下又如何呢?”
她嘱咐这个年轻的女儿:“别把所有的心力都耗在后宅里,耗在丈夫身上,除了婚姻和儿女之外,再给自己寻一个可靠的、可以维系终身的倚仗。”
苗大娘子听得若有所思。
费氏夫人怜惜这孩子,压低声音,又说了句其实有些逾越的话:“先前那个混账求娶你,为什么那位想也不想,就应下了?”
“因为你身上只有一个东平侯之女的标签,你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价值,这话说出来伤人心,可实际上,全天下的人,谁不是这么回事儿?”
她说:“你得想方设法,往自己身上多贴几个有用的标签,让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苗大娘子听得心神一凛,郑重其事地应了声:“是,多谢义母提点,我明白了。”
她思来想去,最后盘算着去考国子学的研读生。
考上了,读两年书,成绩好的话,可以留在国子学教书。
不成,依照她通过的专业考试,找家体面的书院做教书太太,也很容易。
只是苗大娘子私心里想着朝卓大儒所在的领域靠近。
她知道那是一把大伞。
只是在靠近之前,她必须让卓大儒看见,她有值得被接纳的价值。
……
趁着圣上跟皇长子在沐浴,燕吉私底下跟贵妃转述了夏侯夫人的话。
贵妃听得还挺高兴:“这很好啊!”
她很乐见一个年轻娘子一心向学。
有心想赏赐苗大娘子一点什么,又碍于当下婚事未定,倒是担忧因此叫人家忐忑,只得悻悻作罢。
也是这个瞬间,她忽然间想起了太后娘娘,也想起了薨逝了的朱皇后。
当初,她们勉励我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态吗?
贵妃忽然间百感交集。
她叫易女官帮自己记着:“等讲书结束了,就叫各家年轻的女孩子进宫来说话,定个选题,让她们畅所欲言,要是有好的,都重重的赏赐,也褒奖她的母亲……”
易女官笑着应了声:“是。”
贵妃则因此事愈发地感慨起来。
回头想想,从前多傻呀!
她沉浸在过去的记忆之中,短暂地有些出神,珠帘碰撞的脆响声,唤回了她的思绪。
阮仁燧刚洗完澡,头顶裹着一顶吸水帽,身上围着羊毛毯子,像只小毛毛虫一样,一挪一挪地出来了。
贵妃满心柔软地想:也是!
岁岁都这么大了呢!
她招招手,百感交集地叫儿子过来,低头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儿,这才说:“岁岁,不知不觉间,你都三岁啦!阿娘这两年是不是变了很多呀?”
阮仁燧心想:为什么忽然间提起我三岁了,又用很感慨的语气说起“这两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