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最后是阮仁燧说:“你……(第5/6页)
汪太太的丈夫,就是以举人功名入仕的。
这会儿听妻子这么说,也觉得高兴:“日子还长呢,明娘聪明又努力,以后未必就不能中进士!”
夫妻俩越想越觉得满怀希望。
又盘算着热闹一下,正经地请请客:“也叫明娘高兴高兴,这小丫头嘴上不好意思说,心里边可是很喜欢听人夸的!”
富贵归乡,人前显圣,谁不喜欢?
夫妻俩敲定了这事儿,自己去请亲朋。
又跟女儿说了这事儿:“到时候在家里吃饭,给你单独设一桌,你请自己的小客人们来。”
汪明娘兴奋地不敢想象:“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
汪太太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当然是真的啦!”
因这句话,汪明娘便兴冲冲地跟自己的好朋友们打了招呼。
君仪和宝珠肯定是要去的,琢玉要去,宝珠的跟班弟弟也去。
还有其余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
等到了日子,她妆扮得漂漂亮亮的,预备着迎接自己的朋友们!
贵妃知道儿子出去参加宴会,问了缘由之后,叫人给他准备了一套异常精美的花签,是淡雅的粉紫色,还有清雅的香味儿。
她笑盈盈的,特别肯定:“带着去吧,小娘子肯定喜欢这种礼物!”
毕竟贵妃也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嘛!
阮仁燧用力地点了点头:“嗯!”
……
汪家三进的院子,不算是特别大,但也绝对算不上是小了。
只是如若行宴的话,还是得分散开来,男眷、女眷和孩子们各自分开才成。
阮仁燧跟大公主一起到了汪家,照例先去见汪家长辈——也就是汪明娘的父母。
结果正赶上汪明娘的伯母汪大太太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过来。
汪大太太生得很清丽,即便穿着冬衣,也能看得出身量纤纤,很婀娜,迥异于汪太太的丰腴。
进门之后,先夸了侄女几句:“老太太知道了也很高兴呢,说明娘争气。”
紧跟着又说:“只是弟妹呀,只是书院里自己考的一次试,何必搞得这么声势浩荡的?叫人知道,容易说闲话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阮仁燧和大公主同时听得皱起眉来。
紧接着就见汪太太笑呵呵地反问了一句:“大嫂,不会是嫉妒了吧?因为侄儿不如明娘出息?”
说完,她自觉失言似的,赶忙捂住嘴:“哎呀,大嫂,我这个人心直口快,没什么坏心思的,你千万别多想啊!”
汪大太太脸色发青,盯着她看了会儿,再看看汪明娘,倒是没再说什么。
她后边一个很年轻的小妇人,低声叫了句:“母亲。”
汪大太太回过神来,皮笑肉不笑地牵动了一下嘴角,往前厅去了。
几个小孩儿给长辈见了礼,就聚到开始说悄悄话了。
大公主很好奇:“明娘,你那个伯母,是不是很坏很坏?”
庞君仪也谴责说:“她怎么能那么说话呢!”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她们是学过的呀!
汪明娘也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说:“之前还可以的呀,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就变成这样了……”
阮仁燧则是注意到了几个小娘子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跟着你伯母的那个年轻小妇人是谁?”
汪明娘理所应当地说:“是我嫂嫂呀。”
其余几个小娘子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
她们太小了,因为自己年幼,所以对成年人的年纪缺乏敏感。
只有阮仁燧觉得这事儿蹊跷:“啊?她是你大伯母的儿媳妇,是这个意思吗?”
汪明娘勉强顺了顺关系,点头应了:“是呀!”
阮仁燧顿觉惊奇:“可是你大伯母看起来还很年轻啊,应该不会比儿媳妇大太多岁……”
他心想:莫非汪大太太其实是续弦?
几个小娘子听后,全都惊呆了!
大公主不可置信:“真的假的?!”
庞君仪也很疑惑:“可是我觉得她们俩都很老啊!”
汪明娘也这么想!
几个小娘子狐疑地彼此对视几眼,又齐齐去看最权威的宋琢玉。
宋琢玉:“……”
宋琢玉迟疑着赞同了阮仁燧的看法:“我也觉得,她们俩的年纪,应该不会差得太多……”
大公主皱起了小眉头,跟小伙伴们彼此对视一眼。
而后异口同声地说:“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