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德妃气急败坏:“我生来……
齐才人的意外出局,给了内庭和外朝以相当大的震动。
原因无他,先帝与当今两朝,这是第一位被驱逐出宫的妃嫔。
先帝临终之前,赐金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几个妃嫔遣散,不使她们困居深宫,这是仁慈。
而齐才人此时此刻被打发出宫,意味上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内庭之中,朱皇后作为中宫,可以全权做主。
太后与圣上都对她致以了相当的尊重。
这两位私底下都询问过心腹关于齐才人之事的首尾,但在公开的场合上,却始终没有提及过。
这就是尊重朱皇后的决议,也认可这一处置方式的意思了。
太后娘娘叫人厚赐两位皇嗣,又叫人赐了一双玉如意给德妃。
“真是长进了,这对儿如意给她,不算辜负,叫她好好读书。”
小时女官应了声。
太后娘娘又问她:“先前皇后和大尚宫操刀,使外朝的女学士们到内宫来授课,负责教导德妃的是谁?”
小时女官不假思索,便答了出来:“是秘书省的谭学士。”
太后娘娘微微颔首,而后问了句:“秘书省的学士,是正六品?”
小时女官道了声:“不错。”
太后娘娘便说:“这样的人才,在秘书省虚耗着,可惜了。礼部的郎中正好是从五品,叫她到礼部去当差吧。”
小时女官笑着应了声:“是。”
又问了句:“那宫里边授课的差事,是改换个人来,还是叫谭郎中继续担着?”
太后娘娘瞧了她一眼,伸出手指来点了点她:“宫里边那么多人,没几个比你会说话的。”
说完,她自己也笑了:“叫她继续担着吧。”
小时女官笑盈盈地“嗳”了一声,又说:“那到时候见了,我知会她一声,叫她来给您谢恩!”
拜见太后娘娘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先前怀着皇嗣的田美人过来,照样被拒之门外。
叫礼部的人知道千秋宫看重谭郎中,怎么也不敢去排挤她的。
太后娘娘说她:“真是鬼精。”
而后摆了摆手:“赶紧去吧,算是你四月里的最后一件差事。”
小时女官欢快地应了一声,脚步轻快地出去了。
……
圣上这边才散了朝,听宋大监语气讶异地将这事儿说了,自己也给惊住了。
“这些话真是德妃说的?”
宋大监这会儿也暗地里啧啧称奇呢!
嘴上倒是应得麻利:“是啊。”
圣上听得有点恍惚,把手头的事情放下,先跑了趟披香殿。
德妃刚刚才送走了嘉贞娘子,这会儿看他过来,也知道是为什么来的了。
她抬着下巴,好像是一只骄傲的小羊,没等圣上吭声,就先说:“没错儿,就是我说的!”
说完这句,又把下巴抬得更高了一点,洋洋得意道:“今天上午,我,夏侯申申,三言两语就把齐才人给撵出宫去了!”
圣上欣慰又高兴,笑眯眯地瞧着她,一伸手,捂着她两颊的腮帮子往中间一挤:“夏侯博士,你怎么忽然间这么厉害了啊?!”
德妃“唔唔”两声,把他的手给拉开了:“你懂什么!”
她趾高气扬道:“我可是要当瓶花界开山鼻祖的人,能跟那些寻常人一样吗?!”
又说:“就得这么干脆利落地出一次手,以后其余人心里边才知道宫里边的底线在哪儿,以后才不敢肆意行事!”
德妃的想法一点都不错,狠杀了一只鸡之后,其余宫妃几乎全都给吓住了。
尤其是田美人,一下子就安生了。
内庭遣送宫妃往行宫去清修,秉持着天家之事便是国家之事的原则,政事堂的宰相们倒是也问了一问。
宋大监如实将事情讲了,倒是叫宰相们也啧啧称奇了许久。
维持内宫的平和与皇嗣之间的友好关系,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因为一旦皇嗣之争拉开序幕,就会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将其扩大为朝堂之上的党争,到最后朝臣们彼此攻讦,不同派系各自为战,即便是有心做事,怕也难了。
宰相们都很认可朱皇后的处置方式。
只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实在没想到,这么利索的一件事,居然是德妃干的!
他们对于德妃的记忆,还是皇长子没出生前,这位公然僭越中宫,最后把事情闹到了前朝这边来……
现下回头再看,短短几年之间,德妃的手腕和能力简直可以说是进步飞快啊!
而当下这种援引前朝旧事、整肃宫闱的故事,是可以被记载在后妃列传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