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岁岁,你真是太聪明啦!……
老实说,往承恩公府去走的这一趟,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因为是腊月,天寒地冻,圣上是乘坐轿撵去的,阮仁燧叫乳母钱氏抱着,跟贤妃和大公主坐在一起。
他们是上午过去的,可实际上,宫里边的侍从昨天就去准备着了,等到了地方,承恩公协同夫人费氏在外迎驾,阮仁燧粗略地扫了一眼,乌压压一片人头。
记忆里头发斑白的承恩公,如今还是中年模样,相貌么,只能算是比较周正。
想想也是,记忆里刘家好像就没出过什么美人。
承恩公夫人较之先前他满周岁的时候,好像枯萎得更厉害了,因为脸色过于苍白,倒显得脸上的妆容跟肌肤隔了一层,虚虚地浮着,不甚真切的样子。
偏她身形也单薄。
说句不太恰当的话,像个纸人。
叫红光满面的承恩公对比着,更显得暗淡了。
阮仁燧后知后觉地想起来,承恩公夫人也姓费,论辈分,该是宫里边费尚仪的堂姑……
圣上与承恩公往前厅去,那边还有别的宾客预备着见驾,贤妃知会圣上一声,领着两个孩子往后边去了。
屋子里暖和,还有点淡淡的凛冽的香气,阮仁燧有点困倦,打个哈欠,睡着了。
再醒过来之后,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
他左右瞧瞧,就见大公主嘟着嘴巴,躺在旁边呼呼大睡,他的乳母钱氏和大公主的保母们守在一边。
承恩公夫人正在跟贤妃低声叙话,大概是察觉到他的视线,随之看了过来,四目相对,起初一怔,而后微微地笑了一笑。
她向贤妃示意一下,后者看了过来,钱氏见状,便近前去将孩子抱了起来。
先喂他喝了一杯温水,又隔着衣裳摸一摸他的肚子,问他:“饿不饿?”
阮仁燧如实说:“饿了。”
承恩公夫人就叫人把早就备下的吃食端过来,一样样摆上,让钱氏喂皇嗣用饭。
别的倒是还好,有一味桂花糖芋头,实在是很好吃。
芋头软糯得刚刚好,桂花糖呢,又不算特别甜。
等回了宫,他还跟看见儿子平安回来之后松一口气的德妃讲:“芋头好吃!”
德妃嘀咕道:“你倒是胃口好。”
再问了钱氏之后,就说:“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叫小厨房做来吃也就是了。”
只是等真的做出来,阮仁燧又觉得不是那个味道了。
要么甜了,要么淡了。
德妃是不会在这点吃喝小事上说自己孩子的,又不愿去走贤妃的门路,倒是知道嘉贞娘子与承恩公夫人有亲,便使人去给她传话,很客气地说了这事儿。
过了两天,嘉贞娘子就替承恩公夫人送了方子过来,德妃送的东西,那边也收下了。
德妃就有些惊奇:“承恩公夫人看着娇娇弱弱的,行事倒是落落大方。”
一个吃食方子不算什么,她不愿意因此欠下人情,承恩公夫人大概也明白她的心思,是以坦然地收下了披香殿的东西。
一来一回,互不拖欠。
德妃喜欢这样爽利的人。
阮仁燧吃着桂花糖芋头,倒是有些忧心:“承恩公夫人看起来不太好。”
德妃讶异道:“你吃着人家的方子,还说人家不好?”
阮仁燧就知道她是误会了,用力摇摇头:“身体不好!”
这事儿上,德妃就无能为力了。
承恩公夫人是太后娘娘的弟媳、圣上嫡亲的舅母,宫里边能用的御医,她也是可以用的,药材补物么,想必也不会缺。
承恩公夫人的事情,阮仁燧前世隐约听说过一点,这回眼看着一个人如花一般即将凋零,心里边也有些恻然。
他说:“是承恩公不好。”
德妃默默一会儿,最后说:“这我就更没办法了……”
承恩公再不好,那也是圣上的舅舅,她作为宫妃去评点圣上的长辈如何如何,就太轻狂了。
更别说那还是贤妃的父亲。
朱皇后治下宽和,但是在有些地方又很严厉。
她入宫开始就定下了规矩——过去的事情就是过去了,不许再翻旧账,她不提,底下的妃子也不准提。
是以德妃从来不说承恩公府那些不堪的是非,贤妃也不会拿德妃父亲的旧事说嘴,朱皇后自己也是这样。
虽然德妃先前僭越无礼过,但她已经惩处过了,那事情就结束了,以后也不能再搬出来指摘人。
德妃虽然不喜欢朱皇后,但还是比较信服她行事的,后妃之中少了攻讦口舌,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