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你在说笑吗(6w营养液加更)(第3/5页)
看着他真诚的双眼,他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和太傅更亲,比亲爹和亲祖父都亲。
杨彪被说的绷不住表情,板着脸板着脸还是笑了出来,“陛下已经念叨了那么久,老臣还有什么好反对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小皇帝重重点头,“今后朕给太傅养老,如果朕穷到活不下去,太傅把朕带走也行。”
以后天下改姓荀,他这刘姓的前朝皇室待遇肯定比不过现在,不过太傅家大业大多养个他跟毛毛雨似的肯定不会介意他跟着蹭饭对吧?对吧对吧对吧?
“好了好了,回去休息。”杨彪也准备收拾收拾睡觉去,“今天养足精神,明天去找荀仲豫和荀文若谈谈,到时还需要有陛下在场。”
小皇帝喜笑颜开,“太傅放心,朕肯定不会拖后腿。”
回来之前和张将军管将军约好了明天午后继续密谈,现在看来也不用秘密的谈了,待会儿让人去门口说一声,免得让两个将军扑个空。
……
与此同时,荀氏府邸。
张饶把下午发生的事情交代干净,看那老实巴交的模样根本看不出那么会搞事。
管亥低眉顺眼的等待处罚,这次算他倒霉,下次他从别的地方讨回来。
荀彧眉头微蹙,“陛下的反应当真是迫不及待?”
张饶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陛下不光比我俩着急,还把我俩商量出来的法子都推翻了重新想新法子。”
管亥瞅了他一眼,怕给荀治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没有反驳。
什么他们俩商量出来的法子?分明是这人一直在自说自话。
他耐着性子等着,想着等这家伙说完就告辞离开,结果还没等到他能说话陛下就到了。
荀彧看看两位垂头丧气的将领,这事儿说严重很严重说不严重也能轻轻揭过,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两位私下里说不该说的话被陛下抓个正着,而是负责别院巡防的为什么是黄巾出身的张饶。
张饶和他的兵?巡防?
郭奉孝你出来,你自己看看这合适吗?
张大帅本人不觉得他负责巡防有什么问题,当贼和防贼没啥区别,当过贼的人才知道怎么能更好的防贼,也能知道万一有贼人打过来最该从哪里防守。
让他来防守很合适,他们贼匪出身的正规军就是这么攻守皆宜。
一人做事一人当,他知道他们不该在外面说不该说的话,治中大人罚他们两个就行,能不能不要牵连底下的弟兄?
张饶期期艾艾认错求情,听的管亥像捏紧拳头和他干架。
一人做事一人当!划重点:一人!
真要按照他说的那样一人做事一人当直接罚他自己不就得了?怎么说着说着又变成罚他们两个了?
非得拉个垫背的是吧?
荀彧注意到两个人之间的暗潮涌动,没说要重罚,只是让他们回去好好反省,在不耽误正事的前提下把《春秋》抄三遍,半个月后送来给他检查。
管亥眼睛一亮,“遵命!”
他是正经上过学的人,抄书对他而言不在话下,荀治中一定是听出来了罪魁祸首是张饶才想出来这么个处罚。
《春秋》全文不到两万字,半个月的时间抄三遍对他来说轻轻松松,对张某人而言就不轻松了。
治中大人青天大老爷!就这么罚!
张饶:???
不是?抄书?要不直接打他三十军棍吧!
《春秋》是啥啊?书多厚啊?里面的字好画吗?他半个月抄不完可咋整啊?
治中大人!治中大人咱直接上军棍吧!抄书真的不行啊!惨叫——
张饶反应过来后想申请换个处罚,可惜他慢了一步,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管亥捂住嘴拖了出去。
换什么换?就要抄书!
治中大人忙,他们马上回去抄书,不打扰治中大人休息。
荀彧:……
荀彧捏捏眉心,看看外面的天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准备去隔壁寻郭嘉。
书童提着灯走在前面,听到他说去找郭嘉很是诧异,“主君,郭郎就在府上。”
荀彧停下脚步,“何时来的?”
书童回道,“傍晚时分来的,当时主君在忙,可能没有放在心上。”
荀彧接过灯笼,然后又问,“现在还在兄长那里?”
书童点头,“在的。”
荀彧无声叹气,换个方向去他们家兄长的院子。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地面的烛火和天上的星子交相辉映,正是纳凉吹风的好时候。
郭嘉想着大晚上的喝个小酒再应景不过,可惜荀家上上下下都对他严防死守,别说酒了连饭菜都不给他吃,说是太晚了再吃东西容易积食。
喝的没有吃的也没有,那就只能干说了。
荀彧找过来的时候,郭嘉已经说到禅位诏书由谁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