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请陛下矜持(第3/4页)

近期的京城不太平,不只朝中人心惶惶,连寻常百姓也意识到不正常。

正是多事之秋,朝中接连诛杀大臣,偏偏这个时候又传来镇守关中的皇甫嵩老将军病逝的消息,这下连京城的野猫野狗都知道要有大乱子了。

荀晔是半路上知道皇甫嵩去世的消息,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接下来凉州肯定得生乱。

他不怕凉州兵打到关中,他怕王允听到凉州兵打到关中的消息后应激发疯要带满朝文武一起死。

那些不用上朝或者不在宫里当差的人可能会幸免于难,他爹既要上朝又要在宫里当值,不管是上朝的时候摔杯为号开杀还是不打招呼就火烧皇宫他爹都逃不过去。

连他爹都逃不过去,小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人家南宋陆秀夫背着他们的小皇帝投海算是殉国,他王允也想来个与帝同生共死以殉大汉?

别啊,好歹问问小皇帝本人的意见呢!

皇宫之中,小皇帝久违的找回了当初董卓掌权时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王司徒的反应太不对劲,太傅私下里已经找他吵了很多次,如今的皇宫戒备森严,也不知道防备的到底是外敌还是宫里的人。

卫尉张喜和执金吾何斌都是王允的人,京城的兵力都掌握在他手里,就算他学董卓废立天子都没人能说什么。

天有日蚀,天子失德,这时候废掉皇帝比董卓当年废掉皇帝更加名正言顺。

更可怕的是,王司徒好像没打算废掉他。

不是,这到底要干什么啊?

小皇帝慌的不行,杨太傅也难得的感觉心神不宁,为了防备王允忽然发难,他甚至直接搬到宫中日夜守卫天子。

宫里的卫兵不可信,安排多少人都不放心。

可惜没法把天子接到宫外,不然他更想让天子到他府上、哦不、到隔壁荀侍郎府上小住。

他府上的护卫只能算是一般,荀侍郎府上的护卫绝对是京城最令人安心的护卫,连皇宫都得屈居第二的那种。

所以王允到底要干什么?关中因为皇甫嵩老将军病逝方寸大乱,他不说派人去稳定关中局势反而把皇宫围的里三圈外三圈,这是要造反吗?

卫尉张喜和执金吾何斌也不知道王允到底要干什么,但是他们能感觉到王司徒的不正常。

谁家权臣在大难临头的时候还不紧不慢?谁家权臣在外敌当前的时候把全家老小都关在家里?谁家权臣在百姓都要闹翻天的时候还平平淡淡的说没事儿?

怎么没事儿?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了还能教没事儿?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甚至感觉王司徒这些天说话都带着淡淡的死意,和之前那个满脑子都是掌权的王司徒判若两人。

真的要死吗?不再挣扎挣扎了?司徒大人您再考虑考虑呢?

张喜和何斌的关系算不上好,他们两个一个是卫尉一个是执金吾,职能重合必定会有冲突。

但是现在,俩人也没心情管以前那些小冲突了,他们怕王司徒发起疯来拉着他们一起死。

朝廷还没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他们更没到走投无路的境地,司徒大人何至于此啊?

小皇帝也想问,出现亡国凶兆最该慌的应该是他,怎么王司徒的反应比他还大?何至于此啊?

于是荀小将军混进皇宫后看到的就是个宛如霜打的小白花的小皇帝。

四目相对,然后就是爆哭。

当然,哭的是皇帝不是将军。

“小将军,你怎么才来啊~~~”

荀晔连忙躲到杨彪身后,“臣救驾来迟,还望陛下赎罪。”

嘴上说着救驾来迟,心里说的却是他已经尽全力的赶路,再快就只能超越人体极限让阿飘陛下带着他飞过来了。

从寿春到洛阳,他日夜兼程只用了两天。

跑的踏雪乌骓都不搭理他了。

不是累的,而是急行军一人四马,他把最喜欢的四个老婆都带出来了。

没办法,不赶时间的时候可以让马儿休息好再跑,这次赶时间实在不能独宠。

还好还好,还好赶在了王司徒发癫之前到了,天知道他感觉他再晚一天看到的都可能是皇宫的废墟。

小皇帝忍了好些天终于敢放声大哭,哭的严厉的杨太傅都舍不得再苛责他。

他们家陛下命途多舛,不能再把整个大汉都压在他肩膀上,这对他不公平。

杨太傅叹了口气,示意荀晔和他说说外面的情况。

这些天皇宫进出困难,他甚至不知道城里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皇帝泪眼婆娑,听到他们家太傅的话后吸吸鼻子止住哭声,“小将军,外面是什么样子?城门没关吧?”

皇宫戒备森严,百姓不敢靠近自然也不在意皇宫能不能进出,但是城门每天都有大量百姓进进出出,一旦城门到点不开全城的百姓都要陷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