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女嫁二夫(第2/4页)

亲自接待贵客的驿丞不敢说话,只能任由吕大将军把他们住的院子清的干干净净。

那什么,他自己都说不准驿馆里有几个人是清白的。

这样也好,赶人的是恶名远扬的温侯吕奉先,谁来套话他都有理由挡回去。

咋?还指望他一个小小的驿丞在吕大将军面前造次?

别了,他要命。

一夜安稳,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皇宫就有了人声。

今日有早朝,文武百官要进宫共商大事。

早朝主题:论功行赏。

难得一次有正经的大事。

歇在驿馆的荀晔三人早早准备妥当,只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接受封赏。

武将不似文臣那般讲究,三个人都没到需要车架的年纪,穿好朝服便雄赳赳气昂昂出门上朝。

孙策没有朝服穿的是盔甲,少年郎英姿飒爽甚是瞩目,和前头的荀小将军相比也不逊色。

踏雪乌骓和赤兔皆是举世罕见的神驹,小霸王的马也是荀晔精挑细选出来的好马,随行亲兵也是铠甲精良坐骑神俊,一行人走在路上比禁军巡街更有气势。

宫门处,往来官员看着越来越近的高头大马赶紧加快脚步。

——吕布来了!快跑!

孙策歪歪脑袋,落后两步小声问随行的亲兵,“他们是在怕哪个?”

亲兵顿了一下,没敢说话。

这不有眼就能看出来?肯定怕长的凶的那个。

此处无声胜有声,孙策自顾自点头,“好的,知道了。”

随行的亲兵们:……

将军明鉴,他们真的什么都没说。

吕布:……

荀晔忍着没有笑出声,揽着凶神恶煞的吕大将军往前走,顺便叮嘱他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都别动手。

他们进京是为了领赏,不能为了争一时之气把赏赐给弄没了。

得亏他今年长了不少个头,换成去年的他都没法这么轻松的和吕大将军勾肩搭背。

就在此时,王司徒从旁边路过,并留下一句“成何体统”。

荀晔:……

吕布瞥了眼旁边的臭小子,“不能争一时之气?”

荀晔磨了磨牙,立刻将刚才的话抛之脑后,“君子动口不动手,大哥冷静,且看小弟待会儿舌战群儒。”

礼貌是相互的,他待会儿瞅谁不顺眼就逮着谁咬,王允老儿骂他一句他骂回去十句,定让满朝文武都当他蛮不讲理对他避之不及。

乡下长大的野孩子不懂礼数有问题吗?没问题!

落后一步的孙策继续点头,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这个也知道。”

那些躲开的大臣是怕温侯,这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王司徒则是看他们家大哥不顺眼。

满朝文武尽是敌,刺激!

就在小霸王抖擞精神准备勇闯龙潭虎穴时,局势再次发生变化。

太傅杨彪从马车上下来,同时出现的还有侍中赵温和大司农士孙瑞,没一会儿太尉马日磾和司空淳于嘉也到了宫门。

这回的老臣们全都笑容满面,和刚才路过的王司徒完全不一样。

不愧是他们家大哥,人缘就是好。

小霸王摇头晃脑,无论怎样都能夸。

荀晔一下子对上四五个上了年纪的老臣,着实有点受宠若惊。

他自己都没想过他能有这么好的人缘,太傅昨儿帮他刷好感度了?

杨彪温声和吕布打过招呼,然后一边走一边介绍旁边几位给他们认识。

曲辕犁关乎农耕,想以朝廷的名义推广至大汉各州郡不是把东西送到天子面前展示了就行,没有足够的官员支持就算那东西真的能活民无数也推广不下去。

他昨儿出宫后特意去见了大司农士孙瑞,劝课农桑没有大司农的支持说什么都白搭。

荀晔规规矩矩的和几位老臣见礼,然后扯过“怕生害羞”的孙家虎崽子介绍道,“这位是乌程侯之子孙策,大人们看,是不是很有我当年的风采?”

“你也就去年在京城待了一段时日,哪儿来的当年?”杨太傅笑骂了一句,然后又揶揄道,“的确颇有你去年的风采。”

孙策被调侃的脸色发红,手忙脚乱的拜见几位大人,然后老老实实跟在吕布身边当摆设。

他在家的时候的确经常和名士隐士交朋友,但是那些大部分都是白身,而且年龄也没这么大。

第一次进京就能和朝中公卿交谈还是有点超出他的接受能力,下次见面肯定能和大哥一样落落大方。

这次就算了,他得缓缓。

跟在温侯身边就是有安全感,都没人敢过来攀谈。

吕大将军瞅了眼把他当工具人的虎崽子,撇撇嘴没搭理他。

早朝卯时开始,冬天天亮的晚会推迟些,总的来说还是很早。

小皇帝从未像今天一样期待上朝,被喊醒后都没有磨蹭,穿戴整齐后便到崇德殿准备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