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贾诩来种田
*
黄昏将近, 凉意渐浓。
试验曲辕犁的工匠农人本来都在后面讨论,看到草丛里有生人连忙放下新犁扛起锄头围过来,然后就听到了流民打扮的少年郎开口骂爹。
咱爹?这位是小将军被赶出家门的弟弟?
不是吧, 荀家的仲豫先生在颍川颇有名声,仲豫先生妻子早逝,之后也没有续娶, 家里只有小将军一个孩子, 没听说什么时候有了另一个。
这个少年郎看上去没比他们小将军小多少, 不合理啊。
过来试验新东西的工匠农人都和荀氏关系匪浅, 有些直接就是荀氏的人, 对荀家的人丁情况非常清楚, 不是谁都能几句话糊弄过去。
众人心中生疑没有撤走,继续防贼一样看人,还有几个扛着锄头去其他草丛里翻看,生怕草丛里藏着一堆刺客要趁他们不备行刺。
巡逻的卫兵怎么搞的, 怎么还有生人在田里晃荡?
孙策被揪出来后也不躲了,他爹刚打完一仗在城里修整, 知道亲爹就在附近的小霸王有恃无恐, 左看右看感觉哪儿都有意思,“哥,你怎么被咱爹打发来种地了?”
荀晔皱紧眉头,“我是独子,谁跟你‘咱爹’?”
他们家美人爹洁身自好, 这臭小子哪儿冒出来的?平白无故凭什么污他们家美人爹的清白?
“他们都说你和咱爹上阵父子兵, 你难道不是咱爹新收的义子?”孙策撇撇嘴, 说完之后还不忘小声嘀咕,“要不是看你惨兮兮的被打发来种地小爷还不愿意喊哥呢。”
现在是他们爹卸磨杀驴不讲道义, 他这个当儿子的不能和负心爹一样欺负人。
荀晔听着感觉不对劲,上阵父子兵?最近出去剿匪的只有吕大将军和乌程侯,他都没上阵哪儿来的上阵父子兵?
时间再往前拨,上一次上阵还是和乌程侯一起反攻阳城。
嘶,这位该不会是江东小霸王孙伯符吧?
荀小将军心跳加速,试探着问道,“你是孙策?”
这小子脸上抹着泥巴头发也乱糟糟,但是眉眼依旧能看出来是个俊俏小伙儿。
旁边,虎崽子听到自己的名字笑的露出大白牙,“是我是我,我是咱爹的亲生儿子。”
荀晔:……
怎么还咱咱咱的,这小子到底哪儿打听的消息?
荀小将军不知道说他什么好,认错人没关系,他补上个自我介绍就行,“弟,哥哥我叫荀晔,是颍川荀氏荀仲豫之子,和乌程侯没有关系,你爹也没在外头认义子。”
孙策愣了,“啊?”
不是义子?
虎崽子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随即脸色爆红,红的脸上糊着泥巴都遮挡不住,想起自己刚才那些话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辈子都不出来。
瑜弟,你害苦了我。
可是他路上打听到的也是他爹在豫州和某个小将关系匪浅,所有人都说那是上阵父子兵,也没人说人家小将军有爹啊。
呜呜呜呜呜呜。
“路上那么危险,你自己找过来的?”看到孙策下意识想到周瑜,荀晔试图从草丛里再拎出一个少年版周公瑾,但是扛着锄头的农人将周边的草丛锄了一遍也没发现第二个人的身影。
好吧,看来周瑜不在。
孙策深吸一口气,张嘴又闭上,重复了两三次才又找回自己的声音,“我自己来的,到颍川后才把马儿藏起来混入流民之中。”
“等着,哥带你进城找你爹,回去再好好掰扯。”荀晔拍拍嫩生生的江东小霸王,摆摆手让旁边警惕的工匠农人散了,“没事没事,这是乌程侯的儿子,刚才有点小误会。大家继续忙,我带他先走一步。”
围在周围的工匠农人这才散开,走几步还想再回头瞅瞅。
乌程侯之子?乌程侯是吴郡人,吴郡遭啥灾了能让刺史大人家的小公子狼狈成这样?
荀晔吹声口哨唤来路边休息的踏雪乌骓,又让卫兵给羞愤欲死的小霸王让出匹马,然后才一骑当先回城。
……
官署旁的孙坚府邸,刚清剿完阳城周边几个县的贼匪的江东猛虎看着面前脏兮兮的泥猴子简直不敢认,“策儿?”
孙策闷声应了一句,缩头缩脑不敢吭声。
孙坚要被他吓死了,“你怎么到颍川来了?还狼狈成这样?家里出什么事儿了?你三叔呢?”
他家兄弟三人他行二,长兄孙羌早逝,侄儿孙贲跟在他身边,三弟孙静则率领部曲留在老家,前些日子和他一家老小都搬去了舒县。
臭小子一个人孤零零的找过来,还跟泥潭里滚过一样,一看路上就没少吃苦。连最机灵的大儿子都狼狈成这样,他们家里还有活口吗?
孙策哼哼唧唧不想说话,但是怕他爹急出个好歹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家里没事,三叔也没事,我让瑜弟留在家里善后然后偷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