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遇上小姐姐(第2/3页)
“姐姐这是去哪儿?”岳宁问道。
“我们去港城,投靠他大伯。”姑娘看向小伙子。
“改革开放了吗!我大伯回了趟老家,说他在港城做生意。这次来信,让我们去港城帮他做生意。手续可真难办,我们弄了三个多月,才办出来。”小伙子略带兴奋地说。
“现在去港城的手续比以前难了。办好了就好了。”岳宁跟他们说。
姑娘很惊讶地问:“你还知道这个?”
“我去港城一年了。”岳宁说。
“是吗?我可以问问你港城的情况吗?”小姐姐问道。
岳宁点头:“当然可以啊!”
交谈中,岳宁得知小姐姐是师专毕业,在小学教书;小哥哥医专毕业,在一家国营大厂做厂医,两人都是吃公家饭的。
两人对港城很向往,现在内地和港城差距太大了,有这样的一条路,想去港城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说着说着,岳宁就觉得不对劲了。
小哥哥说:“我大伯说,在港城的厂里,就是做个普通的工人都有三四千的工资,港城的老师待遇也很好。到时候,我帮大伯做生意,晚秋找个小学教书……”
乔君贤的益美,得益于欧美经济危机,美元加息,他们厂的风扇爆单了,欧美单都排不过来,内地也在要货,厂里一直在招人,一直在加班。就算这样,工人能拿到两三千,已经是很好的了,普遍在一千五左右,拿到三四千的,那都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这让岳宁产生了怀疑:“你大伯在港城做什么生意的?”
小哥哥说:“他是专门给工厂找工人的,所以他很清楚行情。他还跟我说,在港城就算是做餐厅端盘子的服务员也有三四千,做厨师甚至可以上万。你说港城怎么能给这么多钱?”
他说的这个工钱,那是宝华楼的薪资标准。宝华楼在同行中属于独树一帜的,但是,宁宴对侍应生的要求极高,宝华楼翻台率高,侍应生工作强度很大,一个月也就三千左右。其他的酒楼,也没有宝华楼这个火爆程度,正规大酒楼能有宝华楼一半的薪水已经不错了,而那些小店,基本上就用内地来的新移民,新移民为了生活,有份工就打,一个月七八百都愿意干。
岳宁摇头:“他说的工厂和酒楼,都有,但是很少。招聘的时候,特别火的。”
“可能我大伯就是跟这样的人家有合作吧?”
这倒是让岳宁心生警惕,她不知道自家人事有没有跟这种职业中介合作,她可以接受管理层用猎头找人,但是不能接受普通岗位用职业中介,这一点她跟苏菲和人事经理讲得非常清楚。
上辈子宁烧腊的HR负责招聘的一个主管,自己在外面开了一家职业中介公司,利用给公司招聘基层员工,收取职业介绍费。所以岳宁对人事的要求,就是自己要有筛选应聘者的本事,这些日子以来,招进来的人,大部分经过培训后,能胜任岗位。她很放心。
岳宁不动声色,点头说:“有可能。工资给得高,要求也高,这个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的。”
“肯定的。人家要求高,也要帮人好好选人。”小哥哥很认真地说。
“是,要认真负责。”小姐姐问岳宁:“妹妹,你在港城做什么呢?”
“我刚刚考好会考,希望七月份能有好消息,能考上港城大学。”岳宁说。
小姐姐很开心地问:“妹妹考大学呢!对了,港城考的内容怎么样?跟我们内地差异大吗?”
“完全不一样,而且很多我们认为是常识的内容,他们那里完全不能碰。政府当局很注意,不能让内地,也不能让台湾到港城来影响港城的教育。”岳宁说道。
小姐姐看向小哥哥说:“我之前就说,估计很难去教书。”
“就算是不教书,也有好多工作可以做。让我大伯给你安排一个好工作。你是师专毕业的,难道还能没有地方工作?”小哥哥说道。
小姐姐有些无奈地说:“都出来了,也只能随遇而安了。”
岳宁总觉得这位小哥哥的大伯太会吹牛,她有点不太放心,不过这小姐姐和小哥哥,有文化,脑子也灵活,想来自己也有判断能力,倒是有一件事需要注意。
她提醒道:“哥哥姐姐,港城现在对大陆来的移民抓得挺紧的,抵垒政策面临取消。你记住一到港城,立马去把身份给办下来,免得过几个月政策变了,拿不到身份就很麻烦。”
“如果拿不到身份会怎么样?”小哥哥问她。
“你想要长期在港城居留,就一定要有正式身份,否则被抓住,可能就会被遣返。”岳宁笑着说,“这两年去港城的人太多了,港城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么多的人,所以政策一直在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