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起去港城?(第2/3页)
“吴志海肯说吗?”
“肯啊!我让他走的时候,跟他说我在德祥永远当不了老板,也没办法给他应有的位子,我劝他出去,凭他的手艺去哪儿都能谋生。”陈锦莹笑着说,“我花心思教他,是因为他真的有天赋,还有就是我一个人在后厨撑着实在太累了。”
刚刚经历了这么一天,陈德祥也意识到自己老了。女儿这么多年帮他撑着后厨,慢慢地他都忘了刚来台湾,刚开这家饭店的时候有多累。女儿培养吴志海,只是想有人能分担,现在这个人却被他逼走了。
“锦莹,你应该跟爸爸好好说的呀!我们父女有什么不能说的?”陈德祥说道。
“我妈都只剩一口气了,我还在后厨拍直播节目。我妈咽气后,你们说我跟徒弟有私情。您觉得,我怎么跟您说?”
陈德祥低下了头:“锦莹,爸爸亏欠你太多。”
陈锦莹苦笑着说:“不说了,不说了。就这样吧!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您回去休息,我也睡了。”
“锦莹,我们什么时候去港城?”陈德祥站在门口问。
陈锦莹说:“等我妈出了七,好不好?”
陈德祥一算,也就两周时间,他点了点头:“听你的。”
*
这上下两集的旅行节目,带火的不是宝华楼的餐饮,而是鸿安名品折扣。
台湾的经济热度虽然比不上经济泡沫严重的日本,但和港城类似,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通货膨胀率也高。在台北,好的行业收入已经开始突破万元。
在这样的经济热度下,催生了一大批中高收入群体。然而,台湾的关税政策是“扶工限消”,纺织品、工业品的关税大幅降低,而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维持着50%-80%的关税。
本来两地之间就存在价格差,更不用说专门做名品折扣的鸿安了,这吸引了很多台湾游客前来购物。
叶应漪当初听岳宁说起这个生意的时候,就认定会火爆,可她怎么都没想到会火爆成这样。
“大舅舅把浅水湾宁宴全部给我?”岳宁摇了摇头,“这个礼太大了。我不过出了个小主意。”
当初岳宁没钱,又怕崔家昌不卖,所以让鸿安出面收购了辉煌,由宝华楼进行管理。
叶应漪这几天回了一趟新加坡,今天刚好崔慧仪也从大阪回来,乔老太太让孩子们都回乔园吃饭。饭桌上,叶应漪宣布了大舅舅叶应章的决定。
“傻孩子,没有这个主意,今年鸿安百货得亏多少钱?这个摊子收吧,那是你们太外公一手创立的,将近七十年的老牌子了。可要是撑下去,日本百货公司来势汹汹,我们已经算撑得很久了。开业满月销售额就是去年鸿安的一半,第二个月不降反升,看起来比第一个月还要高。一是你出的这个主意,二是你们俩在日本的知名度。这些天台湾游客增多,不也是你的功劳?宁宴完全交给你是最合适的。这是我们姐弟几个商量的结果。”叶应漪说道。
乔启明也笑着说:“宁宁啊!你不拿着,你舅舅他们心里才不踏实。你的这个策略,可是为鸿安拓展了一个非常赚钱的生意。”
“幸亏当时我就跟你一起定下合作框架,要不然我心里也不踏实呢!”崔慧仪夹了一块咖喱蟹,舀了一勺咖喱汁倒在饭上。
咖喱蟹转到叶应漪面前,她也一样,边拌饭边跟他们几个说:“你们外嫲想回一趟粤城,再去一趟上海。粤城是你们外嫲的老家,上海呢,你们太外公和太外嫲临走前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们宝如小姨,让你外嫲和大姨大姨夫一定要照顾好她。哪怕知道你们宝如小姨现在过得很好,你们外嫲还是想去看看她住的地方,说以后去了地下也好跟老两□□代。你们大姨和大姨夫,还有大舅舅大舅妈想一起陪着外嫲回内地。你们几个一起去吗?”
“我随时都可以,去上海都成日常了。”崔慧仪看向乔君慎,“你也没问题吧?”
“当然,我本来就经常要去上海的。”乔君慎一口答应。
“我考好试就有时间了。”岳宁也在拌饭,“能安排在五六七月吗?我也想去上海看看莫伯伯和大妈妈。”
“你这么忙,接下来几个月,不是还有宁宴要开,福运楼也缺人,能走得开吗?”叶应漪看着岳宁那几家店的客流量。鸿安开了很多年,人员都很齐备,岳宁那里的客流量却猛增,她看了都觉得惊讶。
岳宁开心地笑着:“管理方面,有苏菲姐和杨志杰,很顺畅了。后厨这边,等陈姐姐到了,应该能缓解现在紧张的局面。她不仅手艺好,管理能力应该也很强。她的徒弟已经来了,很好用,她一来,后厨整个团队基本上就搭建完成了。我应该有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