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黄油蟹(第2/2页)

“你爸爸再也没有抓到过这种螃蟹,是因为这种螃蟹在自然界中形成,需要多种巧合,胖蟹在天热的时候,跑到浅水里,被高温猛晒,晒到蟹膏化开,恰巧被渔民抓到。所以非常非常稀少。”

岳宁走到进出口公司领导身边:“青蟹养殖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鹏城和台山的稻农打开田间沟渠,放青蟹幼苗进来,让青蟹在田间自然生长。青蟹又叫禾蟹,这是禾苗的禾。这些年为了丰富港城民众的餐桌,当然最主要还是为了赚钱,咱们内地啊!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青蟹养殖。他们偶然发现这种螃蟹超级好吃。就专门收集了这种螃蟹送到港城来,希望借我的手,让它更好吃。我拿到手一看,好东西只要简单烹饪,呈现原汁原味就好了。所以有了今天这道清蒸黄油蟹。”

进出口公司的领导站起来:“各位来宾,我要谢谢宁宁一直努力推荐我们内地的食材。今天用的一百多只黄油蟹,是我们粤省的六个蟹场,攒了一个礼拜,才收集到的。里面一半以上,宁宁还说是不达标的。”

岳宁指着杨志杰拿到手里的半边蟹说:“你这个就是黄油没有完全化开。有膏有油。”

“大家趁热吃,凉了风味就少一半了。鹅肝可以灌饲料,黄油蟹是可遇不可求。也就是宁宴今天开业庆典,招待客人,内地的领导帮我搜刮了这么多只蟹过来。以后想吃需要提前预定,只能人等蟹,不能蟹等人。什么时候他们给我送来,宁宴什么时候通知客人来吃。”

听岳宁说得这么珍贵,大家赶紧低头吃。进出口公司的领导,眼里满满都是感激之情。

这个季节本是青蟹最最肥美的时候,本港也是青蟹产地,与港城毗邻的粤省是港城市场青蟹的主要来源。

岳宁就想到了上辈子,四五千一斤的黄油蟹。

上辈子,黄油蟹就是港城的老饕,在内地吃到了这样的美味之后,在港城风靡开来。从无人问津的病蟹一路水涨船高,变成了这个世界上价格最贵的螃蟹,没有之一。

岳宁跟进出口公司的人说要寻找这样的螃蟹,进出口公司的人专门派人去跟蟹农了解,才知道这样的螃蟹里面已经没有蟹膏了,会被当成是不合格的病蟹,挑选出去。

进出口公司的人让蟹农留了六七只螃蟹,给岳宁送了过来。还说以后要是她要,就打个折给她。

这个便宜,岳宁哪里敢占?

岳宁请了周老爷子和进出口公司的领导,亲自下厨蒸了这几只螃蟹。

周老爷子是行家,他是连蟹腿关节里的一滴蟹油都不肯放过。他跟进出口公司的人说,这个螃蟹就是要蟹膏都化成了油,就连蟹小脚里都进了油,油混在肉里,那才是极品。

他把这几只螃蟹一只一只点评了,周老爷子划分的品质大差不差了。岳宁补充了几句,决定把这个黄油蟹分了几等,按照青蟹价格的五到二十倍收购,这可吓坏了进出口公司的人。

岳宁坚持高价收购,因为即便是上辈子青蟹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黄油蟹所占比例也不足1%。

岳宁跟他们解释:“这东西稀有,不是想要就能有的。物以稀为贵吗?如果价格不够高,蟹农怎么会认真挑选了,卖给咱们?蟹农哪有积极性去育肥?从港城的食客来说,宁宴本就是高端酒楼,食客本就不缺钱,食材价格不够贵,怎么对得起这些食客老爷的身份,怎么让食客老爷心甘情愿从口袋里掏钱?”

现在进出口公司的人相信,经过今晚这场宴席,他们的黄油蟹肯定在港城名声大噪。宁宁一直在为他们的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而努力。

吃过黄油蟹,上来的是一道西芹百合炒夏威夷果仁,香脆的夏威夷果和清爽的西芹、甜脆的百合炒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去一道又是重头戏,白松露古法野鸡卷。

野鸡卷据说是出自明代翰林院学士黄谏的家厨之手。二十年代粤菜大厨翻阅菜谱,用猪肉替代了野鸡肉做出了粤菜里的野鸡卷。

这次岳宁算是恢复了古法,用鸡肉和猪肥膘来制作这个野鸡卷,出锅后上面刨上一片薄薄的白松露,利用野鸡卷的余温激发白松露那迷人的香气。

白松露有类似蒜味的强烈香气,但是跟蒜味又不同,还复合了果香和花香,配上酥脆又细腻的野鸡卷,确实味道极好。

但是餐饮协会的会长不用品得如此小心翼翼吧?会长还跟她说:“这个时候,白松露还是早了一点,要是再等一个月,那个馥郁的芳香……”

岳宁不禁感叹,有些人到底还是迷信欧洲的顶级食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