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岳宝华回港(第3/5页)

岳宝华不想听这些乱七八糟、净是些低俗内容的话,立刻换了频道。新闻画面播放的是他摔倒在地的场景,标题是“宝华楼胶布疑云:半夜带仔屙屎,弄死宝华楼金鱼”。

他知道宁宁跟乔君贤安排好了一切,可这也太快了吧?

主持人播报:旺角老店宝华楼老板回港当日,看见胜华楼张贴告示,怒撕胜华楼告示,质问胜华楼的二老板丁胜强。岳宝华声称自己从在港摆摊起,三十年来,别说胶布,就连毛发都从未出现在菜里。宝华楼一直口碑良好,向来不走低价路线,货真价实,老板手艺精湛。老食客中不乏港城名人。之前爆出胶布的新闻,港城四大才子之一杨合裕先生也曾撰文,认为以宝华楼的信誉,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天的事件来看,确实疑云重重。

接着,主持人又介绍起岳宝华的几个徒弟。他手艺最好的是前三个徒弟,很难完全排出名次。大徒弟已经是澳城一家酒店的行政总厨,如今二、三两个徒弟都在胜华楼。宝华楼里现有的三个徒弟手艺都比较一般。今天,岳宝华被推倒后就出现歪嘴的小中风迹象,恐怕以后很难再亲自掌勺。宝华楼是暂停营业几天,还是就此关闭,已经很难说了。主持人用怜悯的口吻说,以后恐怕很难再品尝到岳宝华的手艺了。

岳宝华想起昨晚跟宁宁一起和乔君贤通电话的情景。乔君贤带着他那位掌管亨通电视台的表兄蔡致远。宁宁一再强调,一定要在舆论上坐实胜华楼作恶,另外也要强调,以后即便宝华楼还在,正宗宝华楼的菜都得去胜华楼吃。要让胜华楼黑得彻底,但生意却好得爆棚。她嘿嘿笑着说:“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他享受过那样的好日子,失去的时候,才会倍感痛苦。”

宁宁小小年纪,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点子呢?

岳宝华毕竟上了年纪,连日奔波也累了,下床关掉电视机,准备睡觉。宁宁让他把医院当成宾馆,那就当宾馆吧。一切有孩子安排呢!

岳宝华在医院住了两天,报纸和电视围绕这件事争论了两天。把丁胜强和楼家富的底细,乃至那个叠码仔和二奶的背景,都像炒饭一样翻来覆去地报道。

这期间,乔二少乔君贤代表乔启明去医院探望,还对记者表达了乔启明对岳宝华支持的言论。崔老板和崔二小姐得知后,也去了医院。在两家的带头下,岳宝华的食客中有头有脸的不少人,有的亲自去探望,有的送来了花篮。这么一来,一番检查下来,发现岳宝华有轻度脂肪肝、胆固醇偏高。不过他收获了一大堆问候。才子杨合裕去医院探望后,在报纸上撰文,希望岳宝华先生能尽快康复,他想念岳老先生做的烧鹅了。

老食客们纷纷发声。比不上追求性价比的普通民众,以前大家提起宝华楼,知道那是个口味很好的酒楼。现在新闻上这些恩怨情仇被反复炒作,一看原来有那么多名人都喜欢宝华楼。胜华楼的台前老板人品不好,幕后老板是个二奶,那又怎样?他们吃的是菜品又不是人品,人家的厨子是岳宝华亲传,最好的三个徒弟,有两个都在胜华楼,这才是关键。这么一来,胜华楼反而比之前更加热闹了。

岳宝华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出了院,回到了宝华楼。

岳宝华在港岛购置了房产,有两套。他原本打算一套给儿子一家,一套自己以后养老住。平时他还是住在宝华楼,办公室隔壁就是卧室。他平时从早忙到晚,晚市结束后就直接在楼里休息了。

这两天,街坊邻居看到胜华楼天天被电视、报纸批评,可生意却好得恨不得在门口摆桌子。阿旺婶母女拆鱼都来不及,还叫了两个街坊过去帮忙。

街坊们这会儿看到岳宝华回来,都纷纷过来探望。岳宝华坐在空荡荡的大厅里,听着大家安慰的话,说道:“谢谢大家的关心,我真的没事,这次就是跑西北太累了,休息几天,等我家宁宁来了就好了。”

“华叔,宝华楼还开吧?”有个街坊问道。

岳宝华给大家递烟,让阿松拿了从粤城买的酥糖给大家吃,满脸笑意地说:“开,肯定开。等宁宁来了,宝华楼就交给她管了,我以后啊,就做个甩手掌柜。”

楼家富刚踏进门,听到这话,嘴角微微抽搐。丁胜强说他跟师傅还没完全闹翻,让他过来打听一下师傅的情况,看看宝华楼还开不开。要是宝华楼不打算开了,愿意转让的话,就开个价。

这几天,师兄看到外面铺天盖地的新闻,说没想到被这样骂,生意居然比宝华楼吃出胶布那会儿还要好。

那个女人见越骂生意越好,还私下请了报纸、电视台继续报道。他们俩高兴得不得了,楼家富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再怎么说,师傅真的不算亏待他们。他们刚来的时候,一无所有,什么都不会,是师傅一点一点教他们,让他们学了手艺,在港城站稳脚跟,赚了钱、成了家。师兄却恨不得把师傅往死里整,这让人有些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