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三+四更】着册封为从一品贵妃。(第3/5页)

“贪欲,权利,厌恶,嫉妒,这些事情堆叠在一起,就成了今日事端。”

周宜妃弯下腰,重重在地上磕了个头。

“有人要利用他,有人要除掉他,再这样的环境里,明宣活不长久。”

周宜妃几乎是哀求般地道:“今日幸运,多亏姜昭仪善良勇敢,救了明宣,他日没有姜昭仪呢?”

“陛下,臣妾福薄,没有这般大的福运,明宣也并非能立事担责之人,我们母子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顺遂平安。”

她说着,不等仁慧太后阻拦,嘭嘭嘭磕了三个头。

“还请陛下准允,放我们母子出宫,从此再与那权势地位无关。”

————

这才是周宜妃安排今日之事的因由。

对于周宜妃来说,把幕后之人惩罚下狱,没有景明宣的健康长大重要。

她是怨恨那些人,可景明宣却已经等不了了。

既然孩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还不如果断放弃一切。

就像姜云冉说得那般,哪怕只是带孩子出去看一看这大千世界,也好过白白来这世间走一遭。

她不是个好人,自私凉薄,乖戾倔强,从来都不讨人喜欢,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好母亲。

她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一生。

无论这一生多长,两年也好,十年也罢,都不虚此行。

周宜妃哭诉让人感动。

没有人不会为了这慈母心肠动容。

便是景华琰也缓和下面容,垂眸沉思起来。

若是景华琰刚登基之初,不用他点头,仁慧太后就能直接处置此事,但今日不同往昔,她如今已经无法替景华琰做主了。

思及此,仁慧太后只能叹了口气。

她温和劝说:“宜妃,哀家知道你爱子心切,也愿意明宣开怀长大,然则规矩便是如此,即便哀家和皇帝同意,宗亲怕也不会赞同。”

顿了顿,仁慧太后声音越发低沉。

“之前听月出宫,是因她犯了错,去皇觉寺为宗室祈福,大公主还好好留在宫中。”

她说:“明宣毕竟是皇帝长子……”

仁慧太后没有继续说下去,厢房之中一时间陷入沉默。

不过沉默未曾持续太久,景华琰忽然开口:“宜妃,你当真要替明宣放弃以后的荣华富贵?”

虽说因景明宣身体孱弱,他继承大统的可能微乎其微,但皇长子的身份立在这里,就无人能越过他去。

况且,明宣不过才一岁,若是好好调养,以后长大了说不定还能重获健康。

孩子还小,景华琰不会直接放弃。

宜妃此举,是直接放弃了景明宣的未来。

这让景华琰不解。

与此同时,他垂眸看着周宜妃悲切的面容,心中多少有了猜测。

这个猜测,让他心中钝痛骤升。

他看着周宜妃,为的就是那个确定的答案。

周宜妃躲闪开了他垂询的目光。

沉默再度蔓延,最终,周宜妃开口:“是。”

景华琰倏然攥起拳头。

指甲刺入手心,可那疼痛却微乎其微,抵抗不住内心深处的刺痛。

姜云冉慢慢伸出手,温柔握住了景华琰的手背。

她的手很温暖,手心柔软,不仅包裹住了景华琰的手,也似乎包裹住了他抽痛不已的心。

景华琰何等聪明,他如何猜想不到,景明宣的病症究竟有多严重,才让宜妃放弃一切要带他出宫。

那么就只有一个答案。

孩子命不久矣。

景华琰深吸口气,他闭了闭眼眸,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再睁开眼时,除了那一抹隐藏在眼底深处的疼痛,再无其他。

“宜妃,此事朕会仔细斟酌,”他见周宜妃还要开口,才道,“宜妃,朕也是明宣的父亲。”

周宜妃愣了一下。

景华琰面色平缓,并无不悦,他抬眸看向那个瘦小的襁褓,最终说道:“朕也希望明宣能健康快乐长大。”

他的话,不啻于一句承诺。

周宜妃呆愣在那里,良久之后,她重新跪下,给景华琰磕了个头。

“谢陛下宽宥。”

景华琰看向麦院正:“明宣可有碍?”

麦院正禀报:“回禀陛下,大皇子暂时无碍,可能因为姜娘娘救援及时,大皇子甚至没有受到惊吓。”

景华琰颔首,他道:“宜妃,你带着明宣回去吧,其余事不用你多虑,只要照顾好明宣便可。”

周宜妃行礼,带着景明宣就退下了。

此刻,殿阁之中只剩下仁慧太后、皇帝和姜云冉,另外还有两名太医。

仁慧太后看了看景华琰,当着外人的面,最终什么都没询问。

她只是看向钱院正:“姜昭仪可有大碍?”

方才事情紧急,姜云冉醒来又面色如常,众人便没有立即询问姜云冉的身体。